第9章 繪畫藝術(4)(1 / 3)

齊白石

齊白石是在各方麵造詣都很高的現代繪畫大師,他跨越了兩個世紀,活到將近百歲。繼清末民初海派畫家之後,他把傳統中國畫推到了一個新的高峰。他的人品、繪畫、詩句、書法、篆刻,無不出類拔翠。他的風格對現代乃至當代中國畫創作產生了極為巨大的影響。

齊白石,原名純芝,字謂清、蘭亭,小名阿芝,後改名璜,字萍生,號白石,白石翁,老白、又號寄萍、老萍、借山翁、杏子塢老民、齊大、木居士、三百石印富翁等。生於公元1864年,卒於1957年,湖南湘潭人,長期僑居北京。

齊白石1888年起始學畫,曾任龍山詩社社長。1890年26歲時轉從蕭薌陔、文少可學畫像,27歲始從胡沁園、陳少蕃習詩文書畫。37歲拜碩儒王闓運為師,並先後與王仲言、黎鬆庵、楊度等結為師友。齊白石在家鄉先後居出生地星鬥塘、梅公祠借山吟館、茹家衝寄萍堂。自四十歲起,離鄉出遊,五出五歸,遍曆陝、豫、京、冀、鄂、贛、滬、蘇及兩廣等地,飽覽名山大川,廣結當世名人,樊樊山、夏午詒、郭葆蓀等皆為摯友。畫風由工轉寫,書法由何紹基體轉學魏碑,篆刻由丁、黃一路改學趙之謙體。55歲避亂北上,兩年後定居北京。時與陳師曾、徐悲鴻、羅癭公、林風眠等相過從。

齊白石在繪畫藝術上受陳師曾影響甚大,同時在寫意花鳥畫上承徐渭、朱耷、揚州八怪以及吳昌碩,具有深厚的傳統文化功力。他專長花鳥,筆酣墨飽,力健有鋒。但畫蟲則一絲不苟,極為精細。他還推崇徐渭、朱耷、石濤、金農。尤工蝦蟹、蟬、蝶、魚、鳥、水墨淋漓,洋溢著自然界生氣勃勃的氣息。山水構圖奇異不落舊蹊,極富創造精神,篆刻獨出手眼,書法卓然不群,蔚為大家。

齊白石的畫反對不切實際的空想,他經常注意花、鳥、蟲、魚的特點,揣摹它們的精神。他曾說:“為萬蟲寫照,為百鳥張神”,要“自己畫出自己的麵目”。他的題句非常詼諧巧妙,他畫的兩隻小雞爭奪一條小蟲,題曰“他日相呼”。一幅《棉花圖》題曰“花開天下暖,花落天下寒”。《不倒翁圖》題“秋扇搖搖兩麵白,官袍楚楚通身黑”。他把老鼠、油燈、算盤、鋤頭、柴耙等引進畫中,並流露出農民的質樸、孩子般的天真,真誠的愛和恨,遠遠地打破了傳統文人畫中畫竹即寫“虛心”,畫蘭便寫“幽香”的陳套。他在一幅《竹院圍棋圖》上題詩曰:“闔群縱橫萬竹間,且消日月雨轉閑,笑儂尤勝林和靖,除卻能棋糞可擔。”把下棋和挑糞並提。

身為當代傑出的藝術家,他繼承了中國民族藝術的優秀傳統,在繪畫、書法、刻印上都有著非凡的成就,創造出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他的畫無論山水、花卉或蟲草,都能給人明朗、清新、簡練、生氣勃勃之感,並且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達到了形神兼備、情景交融的境界。此作筆墨凝練,老筆縱橫,將水墨工夫發揮到了極致。

其創作繼承我國傳統繪畫的表現方法,吸收民間繪畫藝術之營養,通過對生活現象的深入觀察,加以融彙提煉,形成了自己特有的藝術風範。作品以寫意為主,題材從人物、山水到花鳥、魚蟲、走獸幾乎無所不畫,筆墨奔放奇縱,雄健渾厚,揮寫自如,富有變化,善於把闊筆寫意花卉與工筆細密的寫生蟲魚巧妙結合,造型簡練質樸,色彩鮮明強烈,畫麵生機蓬勃、雅俗共賞,獨樹一格。

齊白石從民間畫工轉變為文人畫家,經過了“變法”。他又將富有農民生活氣息的民間藝術情趣融進文人畫中,這不僅擴展了文人畫表現的題材,而且也更新了文人畫的藝術境界,開創了具有時代精神和生活氣息的寫意花鳥畫的新篇章。

齊白石的繪畫為人民大眾所喜愛的另一個原因是因為他的作品1937年,“七·七”事變後,齊白石閉門謝客,拒絕日偽大小頭目索畫,也不賣畫,表現了寧可挨餓也不喪失氣節的精神。他畫了《群鼠圖》以諷刺日本侵略者,還寫了不少抒發國破之憤的詩。他為了諷刺舊官們的腐敗,畫了《不倒翁》和題有“看你橫行到幾時”的螃蟹。新中國成立時,齊白石又畫了《祖國萬歲》,抗美援朝時他畫了和平鴿,參加義賣畫展。他的繪畫藝術表達對祖國的一片深情。這與消極避世,超脫孤寂的古代文人畫創作是截然不同的。在他的作品中,洋溢著健康、歡樂、恢諧、倔強、自足和蓬勃的生命力。

西方繪畫

西洋畫,指區別於中國傳統繪畫體係的西方繪畫,簡稱西畫。包括油畫、水彩畫、水粉畫、版畫、鉛筆畫等許多畫種。傳統的西洋畫注重寫實,以透視和明暗方法表現物象的體積、質感和空間感,並要求表現物體在一定光源照射下所呈現的色彩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