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攝影藝術(3)(3 / 3)

利用近景可拉近被攝人物與觀眾之間的距離,容易產生交流感。如果您經常看新聞節目的話,各大電視台的電視新聞節目或紀錄片的主播或節目主持多是以近景的景別樣式出現在觀眾麵前的。

在拍攝近景時,要充分注意到畫麵形象的真實、生動和客觀、科學。構圖時,應把主體安排在畫麵的結構中心,背景要力求簡潔,避免龐雜無序的背景分散觀眾的視覺注意力。

特寫

特寫一般表現成年人肩部以上的頭像或某些被攝對象細部的畫麵。通過特寫,可以細致描寫人的頭部、眼睛、手部、身體上或服飾上的特殊標誌、手持的特殊物件及細微的動作變化,以表現人物瞬間的表情、情緒,展現人物的生活背景和經曆。

特寫畫麵內容單一,可起到放大形象、強化內容、突出細節等作用,會給觀眾帶來一種預期和探索用意的意味。

在拍攝特寫畫麵時,構圖力求飽滿,對形象的處理寧大勿小,空間範圍寧小勿空。另外,在拍攝時不要濫用特寫,使用過於頻繁或停留時間過長,導致觀眾反而降低了對特寫形象的視覺和心理關注程度。

如要拍攝盛開桃花的桃樹,當畫麵以全景推向中景,桃樹的外形逐漸被“排擠”出畫外,樹木內部及樹上盛開的桃花逐漸成為變化的結構主線。

特寫是局部的刻畫人物或事物的景別處理方法。運用這類鏡頭,能夠準確地傳達故事情節,直接地反映出劇中主人公的心理狀態和情緒,同時,也能間接地影響觀眾的心理反應,特寫不一定隻是刻畫人物表情的手、腳、道具等與劇情有關的物體,隻要需要,都可以用特寫來表現。

這種鏡頭,主要是表現人物眼睛和頭部的神態,應當注意的是通過人物表情、手勢、動作來表現情緒,所以必要的畫麵提示一定要做,而且要做足,動作幅度的大小,包括其他輔助烘托氣氛的水、霧、煙、雲等動態趨勢,否則帶原畫畫出來後,就會留下很多遺憾。

攝影技巧十條

攝影是一門技術,同樣也是經驗的積累。下麵是無數攝影師的經驗彙聚而成的12條最經典、實用的攝影技巧Tips,將其熟記於心,將幫助你應對很多難以掌控的拍攝場景。

(1)陽光十六法則

陽光十六法則是在沒有測光表時,正確估算日光下曝光數值的方法,所以這條法則隻有在陽光充足的情況下適合使用。將光圈設為F/16,快門與ISO同步,或者略快。如,ISO設為100時,快門應該設為1/100秒(1/125秒)。所以,根據這個法則,在海灘上攝影時,應該使用F/22光圈,在多雲時應使用F/11光圈。

(2)相機抖動法則

當你手持相機拍攝時,快門的速度不能小於鏡頭焦距的倒數。如果快門速度越慢,那麼拍攝抖動時就越可能降低銳度。如果用50mm焦距的話,快門就要達到1/60秒以上為宜,隻有當環境實在昏暗時,用閃光燈、腳架或者把相機放在硬物上防止抖動。

(3)灰板法則

隨身攜帶18%的中灰度板是拍攝的利器。可是如果身上沒有灰度板怎麼辦呢?可以將手掌攤開麵向陽光,對手掌進行測光,然後加一檔曝光。

(4)景深法則

當被攝無題比較深的時候,應該對焦點選擇在景深的前1/3處,因為這樣,對焦點後的景深是之前的2倍。各種光圈和焦段組合都可以使用這個法則。記住,光圈越小,焦距越短,距離被攝物體越遠,景深就越大。

(5)曝光法則

在處理數碼照片時,最普遍的法則是保證高光區曝光準確,低光區隨他去。可是當處理負片,特別是彩色負片的時候,你最好增曝一檔。

(6)快速閃光輸出法則

當你的相機不能自動輸出控製的閃光燈時,將閃光燈的感光度設為膠卷的二被。如果對主體測光,機身選擇光圈整檔,閃光燈設為同樣的光圈。這樣,照片的陰影區會比主體的亮度低一檔。

(7)閃光距離法則

這個法則很簡單:距離乘以2,感光度乘以4。例如,你的閃光燈在ISO 100時,有效距離為20英尺。如果你想使閃光燈的距離達到40英尺時,則需要ISO 400。

(8)像素翻倍法則

如果你想使數碼相機的分辨率增倍,那麼很簡單,就是要像素翻兩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