啤酒主要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德國醫學家研究了啤酒酵母的營養價值後才得以迅速發展的,牌號甚多,質地因酵母、水質及工藝而異,馳名於世的主要有:(1)國產青島啤酒。青島啤酒始產於1903年。憑嶗山礦泉水及其他優勢,品質上乘,久盛不衰。另外還有北京啤酒、上海啤酒亦為佳製。
(2)德國白啤酒。用小麥、大麥芽、啤酒花、酵母和水在瓶中發酵製成的渾濁酒,其酵母顆粒懸浮於酒中,營養價值高於別的啤酒,特別是富含複合維生素B。
(3)美國黑啤酒。因烤得重而使麥芽呈黑色。它比其他大多數啤酒濃度大、味甜、更富營養。
(4)日本清酒。又稱稻米酒,酒精含量達14%~16%,相當於葡萄酒,超過大多數啤酒。由於稻米中澱粉在發酵前須轉化為糖,且所用的稻穀黴曲菌與通常釀製的啤酒相同,所以這種酒確實是啤酒。不同的是除乙醇含量高以外,它不加碳酸飽和,而且適於熱飲,而其他啤酒則宜為冷飲。
3.甜酒
以糯米或其他糖源為原料製成的含糖、有機酸、蛋白質、維生素、酵素、香料以至藥料的甜味飲料(乙醇含量通常不超過10%),富有營養,適於易醉酒者飲用。
甜酒的製法通常是:將糯米1000克泡軟蒸熟成較幹而稍硬的飯後,置於鋁盆或竹筲箕中,用冷水衝透且不粘為止。然後將輾成粉狀的酒粬(酵母),灑散拌勻於糯米飯中,盛於瓦缸或小碗中(因發酵時會膨脹,故不要裝滿),於中心處挖一小洞,密封,置於暖處(如暖氣片上或覆蓋棉被,29℃~32℃)24小時,即可成為甜酒釀直接食用或加工,冷熱均可飲。我國此名產甚多,主要有:(1)湖南長沙的甜酒衝蛋。此酒由洞庭湖濱產的糯米加上本地特製的甜酒藥(主要為酵母菌和糖化菌)發酵,並用著名的長沙沙水配製而成。用其衝成“半熟蛋”,動、植物蛋白兼備,極易消化。所謂半熟蛋是利用蛋中各成分凝固特殊而烹製的:蛋清於58℃開始渾濁,62℃~65℃失去流動性,白蛋白於63℃凝固,蛋黃之磷蛋白67℃凝固,蛋白在65℃~70℃完全凝固,80℃整個蛋凝固結實。若將蛋長期浸於65℃~68℃的水中,則蛋黃凝固而蛋白為半流動體。如將蛋短時間熱到80℃,則蛋白凝固而蛋黃尚未固化。這兩種情況均為半熟蛋。
(2)浙江紹興的黃酒。紹興黃酒已有2500多年曆史,兼飲料、藥用和調味之效。由精白糯米、優質黃皮小麥配以鑒湖水製成的原汁酒,又稱料酒。黃酒的乙醇含量較低,脂肪含量較高,故香味濃鬱。黃酒有加飯、元紅、善釀、香雪4大品種,其特點在於酒藥(或稱小曲、酒餅即菌種)分白藥、黑藥兩種。白藥作用較猛,適於嚴寒季節用。黑藥用米粉、辣寥草、陳皮、花椒、甘草、蒼術等藥末製成,適於秋夏季用。紹興黃酒含各種氨基酸達21種之多,每升含量約6700毫克以上,僅賴氨酸就有400毫克之多。經3年以上陳釀者,醇香更濃。
(3)福建龍岩的沉缸酒、福建福安的密沉沉。都是以糯米為原料,糖化發酵的曲蘖為古田紅曲,配製30多種中草藥,埋壇3年,富維生素、酵素等。
(4)蜜酒。世界許多國家均有蜜酒,西方多係將蜂蜜發酵後加香草釀製而成,進餐時飲用。我國的製法則更簡單:將沙蜜500克,糯米500克,麵曲200克,涼開水5000毫升在瓶內混勻,密封7天成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