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太平天國(1 / 1)

英國人用鴉片掠奪中國,又用炮艦保護了罪惡的鴉片貿易。《南京條約》簽訂後,外國貨如潮水般湧入中國,清政府也為支付戰爭賠款,加重了對人民的剝削,廣東首當其衝。不久,太平天國起義在兩廣地區爆發了。領導起義的首領就是洪秀全。

洪秀全出生在廣東省花縣的一個中農家庭裏。他7歲時,到村中私塾讀書,由於天性好學,聰明過人,到了18歲,他在史學和文學方麵的造詣已經遠近聞名了。後來,他父母相繼死去。服孝期滿後,他來到府城廣州趕考,結果名落孫山。1843年,他重整旗鼓又赴廣州考秀才,結果仍然落榜。

洪秀全在廣州應試期間,曾得到一本基督教的宣傳品《勸世良言》,他無意中翻閱之後,覺得書的內容十分新奇,便認真研讀起來。

1843年7月,洪秀全約合了老同學馮雲山和族弟洪仁王幹,來到官祿布村外一條叫石角潭的小河,跳進水中,洗淨全身,這是依照基督教行“洗禮”儀式。此後,三人結為一個秘密的團體——拜上帝會。洪秀全稱自己是上帝的次子,耶穌是上帝的長子,他相信這種舶來的新教將會吸引許多信眾。

洪秀全建立拜上帝會後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砸毀了家裏的孔、孟牌位,然後便和馮雲山赴廣西紫荊山區傳教。洪秀全等到組織基本建立後回到廣東,開始了兩年多的著述活動。他寫了《原道救世歌》、《原道醒世訓》、《原道覺世訓》。在這些書裏,他闡發了農民的平等和平均思想,第一次提到社會上的兩大對立麵:正義與邪惡。

與此同時,馮雲山在紫荊山區燒炭工人中發展會員,很快會員就發展到數千人,初步形成了以洪秀全、馮雲山、楊秀清、蕭朝貴、石達開、韋昌輝等人為首的領導核心。

1850年正月,清宣宗道光帝病死,鹹豐皇帝即位,曆史上稱為清文宗。當年7月,洪秀全下令各地會友在10月4日前到桂平縣金田村集合,並計劃在洪秀全38歲生日那天舉行武裝起義。

拜上帝會在各地的會員接到命令後,向金田聚集。很快,人數就超過了2萬。一天,洪秀全、馮雲山正在花洲山人胡以晃家中密謀起義,官府得知這一消息,派兵包圍了那裏。楊秀清等人聽說後立即派兵救援,並全殲了敵人。這就是太平天國史上著名的“迎主之戰”。

1851年1月11日,太平軍按原定計劃舉行隆重儀式,正式宣布起義。由此,太平軍揭開了縱橫18省、堅持14年的農民革命戰爭的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