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895年到1898年,在中國發生了一場頗有聲勢的資產階級維新變法運動。到了1898年,百日維新成為這次運動的高潮。然而,這一場改革觸動了封建頑固派守舊勢力的利益。因此,百日維新一開始,圍繞頑固派和維新派的鬥爭便展開了。
慈禧太後首先逼迫光緒皇帝下令將翁同龢革職。翁同龢是光緒皇帝的親信大臣,在帝黨和維新派之間起著橋梁的作用,將他革職,就大大削弱了變法維新的力量。接著,慈禧太後逼迫光緒帝任命榮祿為直隸總督兼北洋通商大臣,統率北洋三軍,這實際上是把北京控製在她的手裏。慈禧太後又用光緒帝的名義,宣布在1898年10月19日去天津檢閱軍隊,準備到時發動政變,逼迫光緒帝退位。
在這危急的時刻,光緒帝便與維新派的主要人物反複商量,認為惟一能想到的辦法就是依靠袁世凱的軍事力量。
袁世凱早年曾在天津小站督練新建的陸軍,當時做榮祿的部—下,是北洋三軍中的重要將領,他的軍隊就駐紮在天津附近。當光緒帝皇位難保之時,譚嗣同挺身而出,表示願意冒險去找袁世凱,說服他出兵幫忙。
當天深夜,譚嗣同獨自到了袁世凱的寓所,拿出光緒帝的密詔,並將維新派的全部計劃也和盤托出,要袁世凱扶持光緒皇帝誅殺榮祿,消滅後黨。
譚嗣同慷慨激昂地說:“今天隻有你能救皇上。如果你願意,就請全力救護;如果你貪圖富貴,就請到頤和園告密,你可以升官發財!”
袁世凱正顏厲色地說:“你把我袁某看成什麼人了!皇上是我們共事的聖主,救駕的責任,你有,我也有!”
第二天,光緒帝召見了袁世凱,要他保護新政。退朝之後,袁世凱匆匆趕回了天津。一到天津,他就去向榮祿告密。榮祿得報後,連夜乘專車進京,趕往頤和園去向慈禧太後報告。袁世凱從這一叛變行動開始,便飛黃騰達起來,他用維新派的鮮血,染紅了自己的頂戴。
第二天淩晨,慈禧太後就帶著大批人馬,氣急敗壞地從頤和園趕到紫禁城,下令把光緒帝囚禁在中南海的瀛台。對外則宣布光緒帝生病,不能親理政務,由慈禧太後“臨朝聽政”。同時,下令大肆搜捕維新派和傾向維新派的官員。百日維新期間推行的新政,除了京師大學堂等少數幾項措施以外,全部被廢除了。這一年,正是甲子紀年的戊戌年,所以通常把這場政變稱為“戊戌政變”。
維新派領袖人物康有為得知消息後,從天津搭乘英國輪船逃往香港。梁啟超當天得到日本使館的保護,化裝逃往日本。
1898年9月28日,慈禧太後下令殺死譚嗣同、康廣仁、劉光第、林旭、楊銳、楊深秀六人,他們被稱為“戊戌六君子”。
至此,資產階級改良主義運動徹底失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