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傑拉德·柯伊伯是誰(1 / 1)

柯伊伯是荷蘭著名的天文學家,他於1905年12月7日生於荷蘭的哈倫卡斯貝,曾經在芝加哥大學任教,從1936年起開始在耶基斯天文台工作。

他最著名的發現是關於太陽係的。1948年他探測到了火星大氣中的二氧化碳,但是根據紅外研究他指出,火星極冠不是人們所想象的那樣是凍結的二氧化碳,而是冰。雖然現在證明他的發現仍然是錯的,但在當時卻引起了人們對火星大氣中是二氧化碳的看法產生了懷疑。而且,除了火星,他還對其他大氣進行了探索,他發現了土星的衛六即泰坦的大氣中含有甲烷和氨,這是迄今為止,所知道的唯一具有大氣的衛星。他用他的理論開始對各種星體中是否有大氣進行觀測,他猜測海王星的衛星或許有大氣,但是由於太遠而無法看清。而其他衛星都不太可能有大氣,因為它們質量不足夠大而且也沒有那麼冷。柯伊伯還在太陽係的遙遠範圍發現了2顆新的小衛星,成為太陽係的第三十和第三十一顆衛星,擴大了衛星世界。

不久,柯伊伯又發現了天王星的第五顆衛星,並將它命名為米蘭達,它最小,也是離天王星最近的一顆衛星。1949年他又發現了海王星的第二顆衛星,將它命名為涅瑞伊得,它也很小,但是軌道的偏心程度很高。另外,柯伊伯還指出,冥王星並沒有人們想象的那麼大,據他觀測得出的結論是,它的直徑大概隻有3700英裏。

在1951年,柯伊伯又提出了一種理論,他否定了人們“認為月亮是地球‘生’的”戲劇化的觀點,認為行星是由氣態的“原行星”凝聚而形成的,而衛星則是獨立的凝聚物。柯伊伯的天文成果激發了人們對太陽係天文學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