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防治人畜共患病(4)(1 / 2)

所有溫血動物包括人類,都可能被感染,多由染病的動物咬傷而得。狗咬傷分普通狗咬傷和瘋狗咬傷(後者又稱狂犬病或恐水病),前者多無生命危險,後者常使存於瘋狗(或健康帶毒狗)唾液中的狂犬病毒,沿咬傷,或抓傷的創口侵入神經係統到大腦內繁殖,引起嚴重的症狀。狗咬傷的傷口深而且形狀複雜,恰好適於細菌繁殖,這也是發生破傷風之類疾病的道理,一般是口邊出白色泡沫的瘋狗咬到而傳染。除狗之外,帶毒的貓、狼、狐狸或蝙蝠咬傷後,也會發生本病。被感染的動物咬傷未做防注射者的發病率達10%~70%以上。患病的動物經常變得非常野蠻,在唾液裏的病毒從咬破的傷口進入下一個病人,狂犬病從一個人傳到另外一個人極為少見。

地震尤其是大地震,導致大批野生動物脫離原有生存環境,多數家養犬畜成為流浪犬畜。這就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狂犬病的潛在風險。麵對這一嚴峻的事實,應針對高危人群及養犬密度大的農村,開展預防宣傳,普及狂犬病的防治知識,降低狂犬病的發病率。

【臨床表現】

本病潛伏期10天至1年以上,最長可達6年,一般為20~90天,個人體質不同潛伏期的時間不等,在潛伏期中感染者沒有任何症狀。臨床上可以分為以下兩型:

1.興奮型(典型)

最常見,又分前驅期、興奮期和麻痹期。

(1)前驅期。持續1~4日,主要表現為局部感覺異常,在已愈合的傷口附近及其神經通路上有麻、癢或疼痛感,其遠端可有間歇性放射刺痛,四肢有蟻走感,同時常出現全身症狀,如低熱、頭痛、乏力、煩躁、恐懼不安等,繼之對聲、光、風等刺激敏感而有咽喉發緊。

(2)興奮期。持續1~3日,患者各種症狀達到頂峰,主要表現為怕水、怕風、怕聲、怕光和興奮不安,恐怖異常,最典型的症狀為恐水:飲水、聞流水聲甚至談到飲水都可誘發嚴重的咽肌痙攣,因此常渴極而不敢飲,飲後亦無法下咽。微風、音響、觸摸等亦可引起咽肌痙攣。痙攣嚴重者可伴呼吸肌痙攣而發生呼吸困難,甚至全身抽搐。植物神經係統功能亦亢進,表現為大汗、心率增快、血壓升高、唾液分泌增加。因不能飲水且多汗故常有脫水。體溫常升高至38~40℃。神誌大多清晰,偶可出現精神失常、譫妄、幻聽等,但咬人者少見。

(3)麻痹期。如果患者能夠渡過興奮期而僥幸活下來,就會進入昏迷期,持續6~18小時。患者漸趨安靜,狂犬病的各種症狀均不再明顯,痙攣發作停止,出現各種癱瘓,其中以肢體癱瘓較為多見。亦可有眼肌、麵肌及咀嚼肌癱瘓,表現為眼球運動障礙、下頜下垂、口流唾液,同時亦可有失音、感覺減退、反射消失、瞳孔散大、呼吸微弱或不規則、昏迷,常因呼吸和循環衰竭而迅速死亡。

整個病程平均4日,一般不超過6日,超過10日者極少見。

2.癱瘓型

我國少見。前驅期同樣表現發熱、頭痛、全身不適及咬傷部位的感覺異常,繼之出現各種癱瘓,如肢體截癱、上行性脊髓癱瘓等,最後常死於呼吸肌麻痹,本型病程可較長,約7~10日。

3.並發症

狂犬病,尤其是興奮型狂犬病症狀複雜、多樣,病變累及多係統髒器組織,從而引起相應器官組織的並發症。狂犬病的並發症是狂犬病的死亡原因。

【治療要點】

被動物咬傷後,應立即衝洗傷口,關鍵是洗的方法。

因為傷口像瓣膜一樣多半是閉合的,所以必須掰開傷口進行衝洗。用自來水對著傷口衝洗雖然有點痛,但也要忍痛仔細地衝洗幹淨,這樣盡量才能防止感染。衝洗之後要用幹淨的紗布把傷口蓋上,速去醫院診治。被動物咬傷後,即使是再小的傷口,也有感染狂犬病的可能,同時可感染破傷風,傷口易化膿。患者應向醫生要求注射狂犬病疫苗和破傷風抗毒素預防針。

(1)嚴格隔離病人,專人護理,防止唾液汙染,盡量保持病人安靜,防止音、光、風的刺激。狂躁時給予鎮靜劑。醫護人員宜戴口罩和膠皮手套,以防止鼻和口腔黏膜及皮膚細小破損處為患者唾液所玷汙。

(2)加強監護治療,給氧,注意維持患者的呼吸係統和心血管係統的功能。必要時切開氣管,糾正酸堿中毒,維持水電平衡。鼻飼或插管給予營養液及水分。

(3)盡一切可能維護病人的心血管和呼吸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