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克塞特市政委員會為此對她提出了6項指控,夏利亞斯也因此成為英國新環境保護法出台之後由於處理垃圾不當而成為被告的第一人。
綠色小貼士——我國的可回收垃圾分類
可回收垃圾:
1.廢紙:包括報紙、書本紙、包裝用紙、辦公用紙、紙盒等,但紙巾和衛生紙由於水溶性強,不可回收。
2.塑料:包括各種塑料袋、塑料泡沫、塑料包裝、一次性塑料餐盒餐具、硬塑料等。
3.玻璃:包括玻璃瓶和碎玻璃片、鏡子、暖瓶等。
4.金屬:包括易拉罐、鐵皮罐頭盒等;
5.織物:包括舊紡織衣物和紡織製品、廢棄衣服、桌布、洗臉巾、書包等。
不可回收垃圾:
煙頭、果皮、菜葉、煤渣、建築垃圾、食品殘留物等。
目前我國常見的分類垃圾桶需要特別處理的有毒垃圾:
廢電池、日光燈管、水銀溫度計、油漆桶、藥品、化妝品等。
四、塑料,環保主義者最為頭痛的對象
1909年,美國的貝克蘭首次合成了酚醛塑料。20世紀30年代,尼龍又問世了,被稱為是“由煤炭、空氣和水合成,比蜘蛛絲細,比鋼鐵堅硬,優於絲綢的纖維”。它們的出現為此後各種塑料的發明和生產奠定了基礎。由於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石油化學工業的發展,塑料的原料以石油取代了煤炭,塑料製造業也得到飛速的發展。
塑料是一種很輕的物質,用很低的溫度加熱就能使它變軟,隨心所欲地做成各種形狀的東西。塑料製品色彩鮮豔,重量輕,不怕摔,經濟耐用,它的問世不僅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諸多方便,也極大地推動了工業的發展。
然而,如果說當時人們為它們的誕生欣喜若狂,現在卻不得不為處理這些充斥在生活中、給人類生存環境帶來極大威脅的東西而煞費苦心了。
塑料製品作為一種新型材料,具有質輕、防水、耐用、生產技術成熟、成本低的優點,在全世界被廣泛應用且呈逐年增長趨勢。塑料包裝材料在世界市場中的增長率高於其他包裝材料,1990~1995年塑料包裝材料的年平均增長率為8.9%。
我國是世界上十大塑料製品生產和消費國之一。1995年,我國塑料產量為519萬噸,進口塑料近600萬噸,當年全國塑料消費總量約1100萬噸,其中包裝用塑料達211萬噸。包裝用塑料大部分以廢舊薄膜、塑料袋和泡沫塑料餐具的形式,被丟棄在環境中。這些廢舊塑料包裝物散落在市區、風景旅遊區、水體、道路兩側,不僅影響景觀,造成“視覺汙染”,而且因其難以降解對生態環境造成潛在危害。
目前,中國塑料年產量為300萬噸,消費量在600萬噸以上。全世界塑料年產量為1億噸,如果按每年15%的塑料廢棄量計算,全世界塑料年廢棄量就是1500萬噸,中國的塑料年廢棄量在100萬噸以上,廢棄塑料在垃圾中的比例占到40%,這樣大量的廢棄塑料作為垃圾被埋在地下,無疑給本來就缺乏的可耕種土地帶來更大的壓力。
★綠色追問——“白色汙染”
塑料是從石油或煤炭中提取的化學石油產品,主要是由聚乙烯、聚苯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等高分子化合物製成的,一旦生產出來就很難自然降解。塑料埋在地下200年也不會腐爛降解,大量的塑料廢棄物填埋在地下,會破壞土壤的通透性,使土壤板結,影響植物的生長。如果家畜誤食了混入飼料或殘留在野外的塑料,也會造成因消化道梗阻而死亡。塑料在給人們的生活帶來方便的同時,也給環境帶來了難以收拾的後患,人們把塑料給環境帶來的災難稱為“白色汙染”。
“白色汙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