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英既可以通過飲食從消化道進入人體,也可以從呼吸道和皮膚進入機體。1滴二英可以殺死1000人。二英進入人體後,可使男子精子數量減少,睾丸癌和前列腺癌患病率增加;女性子宮內膜症患病率增加;引發特異反應性皮炎;破壞甲狀腺功能與免疫係統;導致智能低下,嚴重影響健康。
蘇丹紅
蘇丹紅有1、2、3、4號四種,具有致癌性。由於這種被當成食用色素的染色劑隻會緩慢影響食用者的健康,並不會快速致病,因此隱蔽性很強。長期食用含蘇丹紅的食品,可能會使肝部DNA結構變化,導致肝部病症。
三聚氰胺
三聚氰胺是一種重要的有機化工中間產品,主要用來製作三聚氰胺樹脂,具有優良的耐水性、耐熱性、耐電弧性、優良阻燃性。可用於裝飾板的製作,用於氨基塑料、黏合劑、塗料、幣紙增強劑、紡織助劑等。
實驗證明,動物長期攝入三聚氰胺會造成生殖、泌尿係統的損害,膀胱、腎部結石,並可進一步誘發膀胱癌。
針對食品汙染現狀,歐美國家強調“從農田到餐桌”的全過程安全監控,在食品安全監管模式上,逐步趨向於統一管理、協調高效;在管理手段上,逐步采用風險分析作為食品安全監管的基本模式。其特點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麵:
(1)職能集中,分品種管理
為提高食品安全監管的效率,歐美發達國家紛紛將食品安全監管職能集中到一個或少數幾個部門,並加大部門間的協調力度,實現權責相對集中。歐盟委員會於2002年初正式成立了歐盟食品安全管理局(EFSA),對歐盟內部所有與食品安全相關的事務進行統一管理。在EFSA督導下,一些歐盟成員國對原有監管體製進行了調整,將食品安全監管職能集中到一個部門。德國將原食品、農業和林業部改組為消費者保護、食品和農業部,接管了衛生部的消費者保護和經濟技術部的消費者政策製定的職能,對全國的食品安全統一監管。丹麥通過持續改革,將原來擔負食品安全管理職能的農業部、漁業部、食品部合並為食品和農業漁業部,形成了全國範圍內食品安全的統一管理機構。法國新設食品安全評價中心,荷蘭成立國家食品局,以實現對全國食品安全的統一監管。美國政府成立“總統食品安全管理委員會”,成員包括農業部、商業部、衛生部、管理與預算辦公室、環境保護局、科學與技術政策辦公室等有關職能部門;各部門職能互不交叉,每個部門負責一種或數種產品的全部監管工作,並在委員會的統一協調下實現對食品安全工作的一體化管理。
(2)法規完善,標準嚴格
發達國家大多建立了涵蓋所有食品類別和食品鏈各環節的法律體係。從1906年美國第一部與食品有關的法規——《食品和藥品法》開始,美國政府先後製定和修訂了35部與食品安全有關的法規。食品安全法令規定了明確的標準和監管程序,如摻假食品、錯貼標簽的食品、緊急狀態下食品的控製、發生爭議時的司法複議等內容都作出了詳細規定。政府在食品安全監管中的首要職能是製定食品安全標準並予以強製執行。歐盟為統一並協調內部食品安全監管規則,30年來陸續製定了《通用食品法》、《食品衛生法》等20多部法規。2000年初,歐盟發表了食品安全白皮書,包括食品安全政策體係、食品法規框架、食品管理體製、食品安全國際合作等內容,是歐盟完善食品安全法規體係和管理機構的指導性文件。
(3)源頭抓起,全程監管
發達國家在長期食品衛生安全監管中探索出源頭抓起、全程監管的做法。監管環節包括生產、收獲、加工、包裝、運輸、貯藏和銷售等;監管對象包括化肥、農藥、飼料、包裝材料、運輸工具、食品標簽等。目前,發達國家已建立的食品安全控製體係中,最典型的就是在食品生產企業中廣泛實施的“通用良好生產規範(GMP)”和“危害分析和關鍵控製體係(HACCP)”。歐盟要求農民或養殖企業對飼養牲畜的詳細過程進行記錄,包括飼料的種類及來源、牲畜患病情況、使用獸藥的種類及來源等信息。屠宰加工場收購活體牲畜,養殖方必須提供上述信息的記錄。屠宰後被分割的牲畜肉塊,也必須有強製性的標誌,內容包括可追溯號、出生地、屠宰場批號、分割廠批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