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譽為“世界上最動聽的歌曲”——《Heal the world》是一首呼喚世界和平的歌曲,這首歌創作於1991年,是為了配合邁克爾·傑克遜與自己同名的慈善組織所做。歌詞倡導人們保護和珍惜我們的環境,讓戰爭遠離,讓世界和平,我們的心中都有一個地方,那就是愛,讓我們營造一個沒有戰爭、沒有荒地、生機勃勃、到處充滿溫暖和歡樂的家園。

邁克爾·傑克遜

1996年2月,“Heal The World基金會/世界兒童年會”的一名墨西哥籍的兒童大使向聯合國第二屆環境預備委員會提交了一份創建可持續發展環境的模本建議。

1996年4月,“Heal The World基金會/世界兒童年會”的兒童大使參加在喬治亞州亞特蘭大市舉行的“兒童為先:全球論壇”,該會議同時由洛克菲勒基金會、Annie E.Casey基金會、世界銀行、Heal The World基金會聯合讚助主辦,來自100個國家的360名代表齊聚一堂,共同商討怎樣提高兒童生活質量的戰略議題。

1996年4月,“Heal The World基金會/世界兒童年會”的大使參加了在華盛頓舉行的“青年之光”會議,尋求更多合作關係以共同呼籲建立一個有著健康環境根基的社會。

2003年,邁克爾·傑克遜獲得諾貝爾和平獎提名,這是他繼1998年後第2次獲得該獎項的提名,以獎勵他孜孜不倦地追求慈善事業,以及通過音樂的方式,促進世界和平所取得的成就。

二、死亡之城——切爾諾貝利

1986年4月26日淩晨的1點23分,前蘇聯烏克蘭地區切爾諾貝利核電站的一聲爆炸,帶來了人類核能曆史上的一次最大的慘劇。

切爾諾貝利核泄漏事故發生後的應急處理

8噸多強輻射物質混合著炙熱的石墨殘片和核燃料碎片噴湧而出,釋放出的輻射量相當於日本廣島原子彈爆炸量的200多倍。大量的放射性物質外泄,使周圍環境的放射劑量高達200倫琴/小時,為允許指針的2萬倍。1700多噸石墨成了熊熊大火的燃料,火災現場溫度高達2000℃以上。救援直升機向4號反應堆投放了5000噸降溫和吸收放射性元素的物質,並通過遙控機械為反應堆修築了厚達幾米的絕緣罩。

嚴重的泄漏及爆炸事故,導致31人當場死亡,上萬人由於放射性物質遠期影響而重病或致命,至今仍有受放射線影響而導致的畸形胎兒出生。

當天,一些較重的放射性物質就隨風向西擴散到了波蘭。第三天,放射性塵埃擴散到蘇聯西部的大片地區,並開始威脅西歐。第四天,斯堪的納維亞半島和德國受到影響。10天內,放射性塵埃落到了歐洲大部分地區。今天的烏克蘭、白俄羅斯、俄羅斯受汙染最為嚴重,由於風向的關係,據估計約有60%的放射性物質落在白俄羅斯。此事故引起大眾對於蘇聯的核電廠安全性的關注。蘇聯瓦解後獨立的國家包括俄羅斯、白俄羅斯及烏克蘭等,每年仍然投入經費與人力在事故的善後以及居民的健康保健方麵。因事故而直接或間接死亡的人數難以估計,且事故後的長期影響到目前為止仍是個未知數。

事故發生後切爾諾貝利附近被封鎖起來

自1986年切爾諾貝利核事故發生後,離核電站30千米以內的地區被辟為隔離區,很多人稱這一區域為“死亡區”。20多年了,這裏仍被嚴格限製進入。隔離區外有一個檢查站,持有自動武器的軍人在這裏值勤,欲進入隔離區的人必須具備合法手續和有效證件,18歲以下的未成年人則絕對禁止進入。所有從隔離區出來的人,還必須在專門儀器上接受檢查,如果身體遭受的輻射超標,必須采取相關措施。

切爾諾貝利核電站附近的電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