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食品汙染與人類健康(3)(3 / 3)

提高食品的滲透壓:提高食品的滲透壓可使細菌脫水而受到抑製,提高滲透壓可通過鹽醃與糖漬的方法。一般食品中食鹽含量達到8%-10%可以抑製大部分微生物繁殖,鹽醃食品常見的有鹹魚、鹹肉、鹹蛋、鹹菜等。糖漬食品是利用高濃度(60%-65%以上)糖液,作為高滲溶液來抑製微生物繁殖,但此類食品還應該密封和在防濕條件下保存,否則容易吸水,降低防腐作用。常見的糖漬食品有糖煉乳、果脯、蜜餞和果醬等。

降低食品的儲存溫度:低溫環境中大多數微生物的生長受到抑製,而且食品中的酶活性也受到抑製,從而延緩食品的腐敗變質。根據儲藏的溫度可以分為冷藏和冷凍兩種方式。冷藏是指在高於食品的冰點溫度下儲藏的方法,主要用於新鮮水果蔬菜的保藏,對食品的風味及營養成分破壞不大,可最大限度地保持食品的新鮮度。冷凍是將食物中所含大部分水分凍結成冰,即將食品溫度降低到低於食品汁液的凍結點,由於缺水和低溫,大大限製了食物中微生物的生存,同時殺死部分微生物。

使用抑製微生物的化學物質:某些化學物質能抑製微生物的生長繁殖,在食品中添加這類物質能控製微生物的生長繁殖,主要有添加防腐劑、熏製和酸防腐幾種方式。

防腐劑是指能抑製食品中微生物的繁殖、防止食品腐敗變質的物質。常用的防腐劑有苯甲酸及其鈉鹽、山梨酸及其鹽類、丙酸及其鹽類、對羥基苯甲酸酯類及乳酸鏈球菌素等。

3.細菌的滅殺

食品在加工、儲藏、運輸、銷售過程中完全避免微生物的汙染幾乎是不可能的,食品的原材料中也或多或少地存在著微生物,清除與殺滅微生物的目的在於去除致病菌與腐敗菌,以減少微生物造成的人體傷害。

去除微生物的方法有很多種,洗滌是應用最廣泛、也最有效的除菌方法。實驗證明,用幹淨的水衝洗蘋果,可除去蘋果表麵95%以上的微生物。有些食品如液體食品不能采用洗滌的方法,可采用過濾的方法去除微生物。

某些食品不適宜采用去除微生物的方法,或除菌效果不理想,食品中仍存在微生物時,可采取微生物殺滅的措施,在食品加工中常利用除菌與殺菌相結合,以達到安全食用的目的。殺滅食品中的微生物的處理方法,主要有熱處理和輻射殺菌兩種方式。熱處理是應用最為廣泛的殺滅食品中的微生物的處理方法,熱處理使細菌菌體蛋白變性凝固,細菌因細胞內的代謝停止而死亡。由於熱殺菌對食品的性狀、營養等破壞較大,近年來輻射殺菌的應用越來越多,輻射殺菌是利用放射性同位素發生分子躍變時釋放的射線來進行細菌殺滅。

三、加強食品汙染監管

除了要對食品衛生加強控製,減小食品汙染發生的機會,對食品汙染加強監管是有效降低食品汙染對人類健康危害的途徑。食品發生汙染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人們對食品汙染的漠視。對於全社會成員而言,尤其是對於食品管理部門的人員來說,是否擁有食品衛生安全的意識尤為重要。然而現實中,管理人員卻存在著食品安全意識嚴重滯後和管理混亂的情況,特別是由於監管不力,執法不嚴,致使一些不法商販在食品的生產、加工、銷售過程中違規添加各種有毒有害物質,嚴重危害著人類的健康。

因此,要注意加強法治監管和打擊力度,以保證食品的安全。2009年6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正式實施。新法規的一些亮點引人關注,比如設立食品安全委員會、建立食品召回製度、統一食品國家安全標準、取消食品“免檢製度”、確立民事賠償優先原則、權益受損消費者可要求十倍賠償、民事賠償優先、“問題食品”代言者承擔連帶責任、保健食品宣傳不得涉及治療功能、規範食品添加劑使用等。這部法律的出台和實施將為係統有序地解決當前食品安全問題提供法律製度保障,為我國的食品安全監管開啟了一個新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