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環境激素汙染與人類健康(1)(2 / 3)

洗滌劑:C5-C9烷基苯酚、壬基苯酚、4-辛基苯酚。

化工副產物:二英類(Dioxines)、呋喃類(Furans)、苯並(a)芘、八氯苯乙烯、對硝基甲苯、苯乙烯二(或三)聚體。

其他化合物:雙酚A、多氯聯苯類(PCBs)、多溴聯苯類(PBBs)、甲基汞、鎘及其絡合物、鉛及其絡合物。

其他還包括激素藥物、食品添加劑、化妝品等。

目前,人造化學物質約有10萬種,隨著經濟的發展,每年還會產生大約1000種有害物質。因此人類已經生活在“環境激素的海洋”裏了。

三、環境激素汙染的途徑

環境激素類物質雖然繁雜,但它主要通過三個途徑侵害生物和人類,即空氣入侵、水源入侵和食物入侵。

1.空氣中的環境激素

焚燒垃圾排到空氣中的有毒物質:如二英、苯乙烯、多氯聯苯等。(現在許多地方處理垃圾的方式仍然采用焚燒的方式,其產生的二次汙染還沒有被人們認識。)

化工廠生產過程中有毒氣體的泄漏和違規排放:如合成樹脂加工過程中的增塑劑、苯並(a)芘、苯乙烯等。

汽車排放的尾氣:如苯並(a)芘等。

散布在農田、高爾夫球場、森林地帶的農藥揮發:如各種除草劑、殺蟲劑和殺菌劑等。

建築材料、家具、日用品中汙染成分的揮發:如甲醛、各種防腐劑、塗料等。

以上存在於空氣中的環境激素通過呼吸侵入人體,也可通過皮膚、黏膜侵入人體。

2.水源中的環境激素

通過降水:彌漫在空氣中的二英、苯並(a)芘等環境激素可以通過雨水而降入水中汙染水體。其中的環境激素並不能夠得到分解,隻是被水中漂遊的微粒子所吸附,或在水中移動,或沉入水底。這些帶著環境激素的微粒子被藻類、微生物、浮遊動物、魚類攝入後便在體內聚集。

工廠排出的汙水:造紙、印染、化工、金屬加工、半導體生產行業排放的廢水中常常含有大量的環境激素,常常對環境激素汙染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垃圾填埋場的滲濾液和醫院汙水對水體的汙染也是環境激素的重要來源。

由於避孕藥主要為雌、孕激素製品,未完全吸收的口服避孕藥可隨糞便排泄物進入下水道及河流中,汙染水源。

自來水管中環境激素物質的溶出:自來水管為了防止鐵管生鏽,會塗上一層環氧樹脂作為保護膜。環氧樹脂的原料聯苯酚A是環境激素物質。自來水進入家庭後,采用硬質塑料管,它的成分中含有各種添加劑,而添加劑大多是環境激素物質。

3.食品中的環境激素

蔬菜、水果、穀物類生產幾乎都離不開農藥,而許多農藥都是環境激素的重要成員。蔬菜、水果、糧食中殘留的農藥被人攝入。人工養殖的豬、牛、羊、雞、鴨、鵝、魚所含的環境激素比自然生長的多得多。為了加快生長,加入了生長激素;為了讓奶牛多產奶、不停地產奶,加入了雌激素、孕激素等;為了防止疾病,加入了藥物;為了運往外地,加入了保鮮劑。另外,各種飼料,無論雜食還是草食,都避免不了受環境激素的汙染。

另外,食品加工過程中,常常出於各種目的添加的化學物質名目繁多,而這些添加劑往往是環境激素類物質。食品包裝問題也日益嚴重,從塑料食品袋到裏麵塗了防鏽樹脂的食品罐頭,處處存在環境激素。

這些食品中的環境激素,通過食物侵入人體而影響人體的健康。

四、環境激素對生物體的危害

環境激素對生物體和人類的危害逐漸引起了人們的重視,環境激素對生物體和人類的影響,最為突出、最為引人關注的是性機能減弱、性器官異化等方麵。不管是水生還是兩棲類動物,男人還是女人,都有所發現。

環境激素使得動物世界麵臨雌性化的危機。英國的一項調查報告說,生活在工廠排汙河流的石斑魚發生了嚴重的雌化現象。在諾福克郡河觀測點,接受調查的雄性石斑魚60%出現了雌性化的特征,不少石斑魚的生殖器開始具有排卵功能,並出現了兩性魚。研究人員認為,排入河水中的天然或人工合成的雌激素是導致這一現象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