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人際環境與健康(1)(2 / 2)

孩子抑鬱症案例三:小麗4年不長個

小麗今年12歲,身高卻隻有1.2米,看上去比同齡孩子矮了許多。8歲那年,父母離異後,小麗隨父親一起生活,從那以後,小麗的身高幾乎就沒怎麼長。盡管小麗非常懂事,學習成績也很優秀,但性格卻十分孤僻抑鬱。

父親帶小麗到了醫院,醫生詳細檢查後指出,小麗不長個的主要原因是由於不快樂、心情抑鬱,從而降低了生長激素的分泌,屬於典型的生長發育遲緩。

孩子抑鬱症案例四:炯炯不想去學校

9歲半的炯炯讀四年級,近段時間以來,他突然常發脾氣,不做作業,不去媽媽給他報的輔導班上課,也不想去學校上課。炯炯不僅說謊,還和家人大吵。星期一早上,炯炯被媽媽送到學校門口後,他繞過媽媽不願進學校。老師家訪時,炯炯就說頭痛。媽媽帶著炯炯到醫院檢查身體卻發現沒有任何器質性異常,醫生認為炯炯得的是“心病”,主要是學習壓力太大,已經患上了兒童抑鬱症。

娜娜、小麗和炯炯都患了兒童抑鬱症。抑鬱症主要是指以情緒抑鬱為主要特征的情感障礙,不僅包含有抑鬱寡歡、憂愁苦悶的負性情感,而且還有怠惰、空虛的情緒表現,但是,以往我們常誤以為抑鬱症隻會發生在有自我意識能力和情感豐富的成人身上,而忽視了兒童也可能得抑鬱症。抑鬱對孩子的身心發展十分有害,會使孩子心理過度敏感,對外部世界采取回避、退縮的態度,還可以造成兒童身高發育不良。我國目前約有20%的兒童出現抑鬱症狀,其中4%為臨床抑鬱,即需要接受臨床治療的重症抑鬱。

人際環境對健康的影響

人是最富感情的,每個人都需要友誼,有朋友和你交流思想感情,有快樂可以和朋友分享,有苦惱可以向朋友傾訴,有憂傷可得到朋友的慰藉,有困難可以得到朋友的幫助。而缺乏關懷、孤獨寂寞的人,其健康會受到損害。

一、良好的人際環境有利健康

當人們麵臨心理壓力的時候,和大家一起互動、學習和討論可以大大減輕焦慮。友好融洽的人際關係使人心情舒暢、精神愉快、情緒穩定、有安全感,大腦皮質血管舒張,保證氧和營養物質的供給,皮下中樞及自主神經係統功能協調,各種腺體分泌正常,使人食欲增加、睡眠良好、精力充沛、思維敏捷、學習和工作效率提高。

人際關係和諧,人們之間可以互相關心,互相愛護,互相幫助,這樣就可以降低心理壓力,化解心理障礙,有利於心理健康。不良的人際關係或人際關係惡劣,缺乏知心密友,有話不願說,也不能說,隻有把所有的問題都壓抑在自己心中,這樣,產生的問題不能得到有效的化解,而且也很容易把心理問題積蓄和放大起來,這樣就很容易產生心理障礙。

良好的人際關係不僅是人健康成長的基本條件,同時也是治療心理障礙的一個重要資源。對於精神障礙的各種治療及危機幹預方法,雖方法不同,技術各異,但有一個共同點,都是在良好的治療關係基礎上發揮作用。當你感到悲觀失意、抑鬱不快時,有人安慰與關懷,你會感到精神的慰藉與支持,從而獲得戰勝困難的勇氣;相反,則會使你跌入失望、孤獨的深淵。

二、緊張的人際環境影響健康

人際環境差,心理距離大,相互鉤心鬥角,相互傾軋、欺詐,缺乏信用,不講道德,不講良心,使人產生不安全感,時時要提防對方,時時要考慮去攻擊對方,導致緊張、焦慮等消極情緒,影響身心健康。緊張和敵對的人際關係使人失去安全感,處於憂慮、擔心、害怕狀態,焦慮,失眠,精神上痛苦不堪,嚴重者可導致神經官能症和精神分裂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