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白粉問世

漂白紡織品(例如亞麻和毛紡織品)的技藝在遠古時候就出現了,似乎所有的古老文明都熟悉這種技藝。埃及人、腓尼基人、希臘人和羅馬人都生產白色的亞麻製品,但是人們卻不知道他們使用的是漂白方法。在十字軍東征後,荷蘭成了這種工藝的領先者,幾乎直到十八世紀還保持著漂白工業的壟斷地位。例如,雖然英國的曼徹斯特附近早在1322年就有一些漂白工場,索思沃克在十七世紀中期有一個大的漂白廠,但是大多數褐色的亞麻製品都要送到荷蘭去漂白。荷蘭的漂白法,是把亞麻製品放在鹼性染料裏浸泡數天,然後洗淨,攤在地上晾曬若幹星期。這種“浸泡”和“晾曬”的處理反複地交替進行五至六次。此後,再將亞麻織品放在酸牛奶或奶油裏浸泡幾天,泡後拿起來洗淨晾幹。這種工藝很不理想,因為它需要很大的地盤,而且要曆時好幾個月,在北方各國需要的時間更長。

1736年,英國通過了一項法令,允許增加衣料成分中的棉花。這項法令對漂白工業是一個巨大的刺激。1756年,弗朗西斯·霍姆博士提出用稀硫酸來取代奶油,大大地縮短了用傳統方法進行漂白的時間。1774年,瑞典化學家社勒(1724~1786年)發現了氯(他在1779年又發現了甘油,據說在前一年已經發現了氧)。在埃及戰爭中曾充當拿破侖的科學顧問的法國化學家貝托萊,最先認識到這種新氣體對亞麻的天然顏色有漂白作用。1785年,他創造了一種用次氯酸鈉消毒液來漂白的化學方法。貝托萊把這種方法告訴了瓦特,瓦特又將此法告訴了格拉斯哥的坦南特。貝托萊法很快就在蘇格蘭得到了應用,但是,用起來卻不方便(漂白者不得不自己製造氯氣),而且令人感到不快,對工人的健康也有影響。1799年,坦南特改進了這種漂白法。我們現在所知的漂白粉即起源於他引進的新方法。

坦南特把次氯酸鉀消毒液法稍加變通,讓氯氣通過石灰,便生產出了漂白粉。最初漂白粉的售價為140英鎊一噸,到1830年降到80英鎊一噸。發明漂白粉是一個極其重大的事件,沒有漂白粉,棉紡織工業決不可能得到如此迅速的發展。化學漂白法在造紙方麵也有實用價值。到1830年,英國漂白粉的年產量接近1500噸。後來人們作了一些取代漂白粉的嚐試,可是除了在能用便宜的電力來電解食鹽製造次氯酸鈉的方法以外,幾乎所有的嚐試都歸於失敗。

牙刷和牙膏的發明

如果你覺得刷牙是一件既討厭又吃力的事,那你就該把它歸咎於一個囚犯——威廉·艾利斯。他是1770年因犯煽動騷亂罪而被倫敦當局逮捕,隨後又被投入臭名昭著的新門監獄。他和大多數囚犯不同,善於用自己的腦子思考問題。

一天清晨,他正按通常的方式用小布片擦洗自己的牙齒,一個念頭突然闖進了他的腦海:假如用一把小刷子來刷牙齒,是不是比用布擦牙齒更方便也更有效呢?吃晚飯時,他將一根肉骨頭偷偷裝入口袋帶回自己的囚室,又向一個挺友好的看守要了一些豬鬃。這天夜裏,他把骨頭磨成一根細棒,在上麵鑽了些小孔,然後將豬鬃一束束地插進小孔,並將它們修剪整齊。就這樣,世界上的第一把牙刷在監獄裏誕生了!離開監獄後,艾利斯辦起了自己的牙刷廠。他獲得了很大的成功,因為人們都願意用牙刷來代替原先的小布片。

自從艾利斯發明的牙刷問世以來的一百多年,西方人都是用牙粉刷牙。

他們先用牙刷在一個小瓷罐裏蘸些牙粉,然後再放進嘴裏。雖然牙刷的發明使用進步多了,但是,美國康涅狄格州的牙醫華盛頓·謝菲爾德覺得這種刷牙方法不夠衛生,他看到有些食物已經采用金屬軟管包裝了,隻要輕輕一擠食物就出來了,於是他決定製造一種管裝牙膏,取代原來的罐裝牙粉。1892年,謝菲爾德醫生牌管裝牙膏剛一問世,便取得了極大的成功。後來,華盛頓·謝菲爾德又發明了許多金屬軟管產品。

鼻梁上的眼鏡

眼睛,對我們每個人說來都是珍貴、神聖和重要的。保護眼睛的眼鏡,更是我們大家的朋友,從老花鏡、近視鏡、太陽鏡,直到隱形眼鏡等,花色品種不一而足!

眼鏡在今天雖已不足為奇,但幾百年前,它是個什麼樣子呢?

大約在13世紀以前,中國就出現了采用水晶石磨成橢圓狀,嵌在龜甲或玳瑁框裏,製成能放大字體的“眼鏡”。不過,那時候是由手拿著,還不是完全意義上的眼鏡,類似目前手持式放大鏡。在歐洲,羅馬皇帝尼祿則用綠寶石,放在眼前觀看奴隸們在鬥武場角逐。

後來,人們因嫌手執麻煩,就試著把眼鏡固定在帽子上。可是,脫帽後眼鏡也跟著摘下了,還是不方便。最早的眼鏡全是凸透鏡,專供老年的貴族使用。因為眼鏡的價錢昂貴,一般人用不起。1268年英國哲學家培根,把眼鏡片栓在一條絲帶上,捆在頭部再移到眼前去閱讀聖經,這幅樣子看上去相當滑稽。培根的這副眼鏡據說是由意大利買來的。

意大利是最早發明玻璃的國家之一。為了擴大玻璃的用途,他們仿照綠寶石片吹製了眼鏡的鏡片。但是,玻璃鏡片怎麼去安裝卻成了頗費周折的事情。早在1315年,意大利的阿魯馬達斯想出個“鏡橋”的構思:把兩個鏡片用鏡框連在一起,架在鼻梁上,再用皮帶拉緊套在頭上,使用時將它架在鼻子上,不用時便把它取下來。這樣時間一長,鼻梁就不堪重負了,被壓得特別難受,使用者慢慢失去了信心。不過,阿魯馬達斯的眼鏡樣式卻是現在眼鏡的最早雛型。因此有人稱阿魯馬達斯為眼鏡的發明者,可謂“眼睛之前,鼻上之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