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8年12月10日的中午。
特爾遜醫院的蘭努隆先生的車夫,十分火急地來到巴斯德研究所,將一張紙條交給巴斯德,紙條上寫著:
“現有一個5歲的男孩入院,經檢查是狂犬病患者,請快來!”
此時的巴斯德雖因研究發酵和蠶病,做出了貢獻,拯救了法國的酒業和蠶絲業而譽滿法國,但已身患偏癱、行動不便,堅強的他頭腦依然清晰,依然對人們的病患傾注著滿腔熱忱。巴斯德一邊看著手中的紙條,一邊命令助手準備應用的器具。
當巴斯德趕到醫院時,這個小男孩已經出現痙攣,醫生采取相應措施後,雖然痙攣停止,但喉嚨就像被卡,發出怕人的叫聲。小孩要喝水,可是怎麼也喝不到口裏,水從口角流了出來,口裏吐著唾沫。
過了一會兒,小孩剛剛安靜要想入睡,痙攣又發作起來,喉嚨也發出像被卡的怕人叫聲……
在一再發作中,這個男孩氣力逐漸有些支持不了,他亂搔亂抓地舞動著胳臂。由於不能喝水,唾沫堵塞著喉嚨,呼吸更加困難,終於窒息而死。
巴斯德難受地看著男孩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