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因斯坦正坐在公共汽車上。
但他“身在曹營心在漢”——專心思考著科學中的一個問題,他“去了”物理世界。
突然,一個意外的急刹車,使愛因斯坦被迫“回到”汽車上來——他的眼鏡被摔了下來。視力很差的愛因斯坦急忙伸手去摸那不知摔到哪兒的眼鏡,可怎麼也摸不著。
坐在對麵的小女孩急忙幫愛因斯坦撿起了眼鏡。
“謝謝您!”愛因斯坦很感動,“小姑娘,您真可愛,能告訴我,叫什麼名字嗎?”
“我叫克拉拉·愛因斯坦。爸爸。”
愛因斯坦不但認不得女兒,錢也“認不得”。
可不是嗎?一次,愛因斯坦就把一張1 500美元的支票當了書簽。後來呢——和書一起也不知忘在哪兒遺失了!
當然,這也不能怪愛因斯坦記性不好,因為與他的觀念密切相關——他認為“每一件財產都是一塊絆腳石”。
那愛因斯坦的腦子究竟“好用”,還是“不好用”呢?
據說,愛因斯坦生前主張把自己的腦子提供給科學研究。給他作傳的羅蘭·克拉克敘述,他在彌留之際,神智恍惚,口中喃喃自語,因講的是德語,在旁邊的護士聽不懂,以致愛因斯坦的最後遺言竟然失傳。
可是,他的腦子呢?克拉克就沒有提到了。人們懷著極大的興趣去探索這顆不凡的腦子的去向。結果,新澤西州的兩個記者給全世界提供了答案。美國《科學》雜誌曾專文報道此事。
原來,愛因斯坦1955年在新澤西州的普林斯頓醫院辭世後,這所醫院的病理學家湯馬士·哈威就把他的腦子取去研究去了,但哈威已離開醫院。
不過,記者列維奇循蹤追跡,直追到堪薩斯州的維奇大城。發現在哈威辦公室的冰櫃內一個甲醛溶液瓶中,愛因斯坦的腦子還在。哈威說,腦子的大部分已被切成片分給有關專家研究,但結果尚未公布。不過,記者並沒有看到腦子的任何部位有奇異之處。
看來,愛因斯坦的奇異之處並不是他的腦子,而是他如何奇異地用腦子——也許,“不識女兒”與“支票當書簽”,就是他奇異地用腦子的一部分吧!
讀者朋友,你說愛因斯坦的腦子究竟“好用”,還是“不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