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達爾文癡迷生物學(1 / 2)

一個35歲的青年男人,就認為自己要死了,於是寫了遺書,你相信嗎?

1831年12月27日,達爾文在老師亨斯羅的推薦下,從英國普利茅斯港登上了“貝格爾號”艦——一艘僅有240噸、長30米、船員74人的雙桅帆船,船長是菲茨—羅伊海軍上尉。此時,作環球旅行的達爾文帶著《聖經》。航行的第二年,他仍然習慣地用神學教義解釋生物界的種種現象。

5年之後,航行結束——達爾文在1936年10月2日回到普利茅斯港。在大量的生物進化事實麵前,他終於背叛了神創論,而形成了進化論的觀點。

環球科考回來,達爾文已是一個堅定的進化論者,但他並不輕易發表自己的見解。他認為自己雖然已掌握了大量的、可靠的生物進化事實,但尚不能解釋生物進化的原因和過程,於是又進行了20多年的生物養殖實驗和動物解剖試驗,反複驗證,以期取得更有力的證據。

1838年,達爾文偶然讀到英國經濟學家馬爾薩斯(1766—1834)的《人口論》,使他對生物進化機製又有某種感悟。為了寫作《物種起源》,他從1831年環球航行開始,花了11年時間醞釀和搜集資料,到了1842年,才把他的一些觀點寫成了一篇35頁的提綱。接著,在1844年,他又寫了一個更長的230頁的《物種起源問題的論著提綱》。可是,也就是在這一年,不幸的事情發生了:年僅35歲的達爾文在寫完這個提綱之時,身體已非常虛弱,就給他的夫人——比他大10個月的表姐埃瑪留下了一份遺書。

看到這份遺書,埃瑪和達爾文的朋友們都大吃了一驚。好在此時死神並不想召見達爾文——他幸運地活了下來。

原來,早在“貝格爾號”艦環球航行時,達爾文就患了心髒病。為了不使他的航行泡湯,他隱瞞了病情。在漫長的航行考察中,他雖然暈船、嘔吐、患傷寒病,但仍以頑強的毅力戰勝了毒蛇猛獸的侵害,暴風雪的襲擊,以及地震的威脅……

回國以後,達爾文的健康狀況不斷惡化,神經性腸胃病使他常常顫抖,去世前幾十年一直嘔吐著綠色的膽汁。1841年,32歲的達爾文的背就微駝了,出現了周期性的胸痛、胸悶、眩暈、乏力,上街時經常發生劇烈的頭痛和虛脫……此後40多年,他從未有過一天普通人那樣的健康。

那麼,達爾文的病又是怎麼得的呢?

拉爾夫·卡普博士的著作,記敘了人們猜測達爾文的6種病因,其中4種是:在林肯郡沼澤地采製標本時,砷化物進入了他的手指和嘴唇;在“貝格爾號”艦上,他被安排在船尾頂部的海圖室——船上顛簸得最厲害的地方工作和居住,劇烈顛簸引起的惡心和嘔吐損害了他的消化係統;1833年10月2日,他在阿根廷的一次騎馬旅行時中過暑;1835年3月,被南美草原的一種“黑色大臭蟲”叮咬之後,他得過南美錐蟲病。

顯然,如果這些猜測是正確的話,那就可以看出,由於長期癡迷於生物學研究對身體的損害,是達爾文致病的主要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