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西藥麻醉劑(1 / 2)

美國的威廉·莫頓(1819—1868)以牙醫為業,專事鑲牙。鑲牙前得先拔出舊牙根。在沒有有效麻醉劑之前,拔牙會使患者痛苦不堪。1842—1843年,莫頓曾與比他稍年長的霍勒斯。威爾斯合作研究麻醉,但無結果。由於雙方均未因合作而獲利,於是兩人便於1843年末分道揚鑣。

1799年,英國化學家戴維首先發現笑氣(氧化亞氮)有一定的麻醉作用,他曾賦詩描述它使人情不自禁發笑的有趣情景。這一消息傳到美國後,於1844年在該國東北部的康涅狄克州哈爾福特城街頭貼出這樣的廣告:“歡迎自願者吸入笑氣。”原來,是一個名叫科爾頓的化學家要進行公開表演:說誰吸入了他的笑氣,就會發笑,然後失去知覺而昏昏入睡。1844年12月10日,公開表演在該城哈佛聯合廳進行。一位名叫庫利的店員自告奮勇吸入笑氣後,立即興奮起來,失去控製,去攻擊維持秩序的人,邊跑邊叫,一不小心被椅子絆倒,腿受了重傷,但仍不覺疼痛。科爾頓的公開表演成功了。

在同一時期前後,威爾斯也把笑氣作麻醉劑進行試驗,他在康涅狄克州的哈特福德醫療中取得成功;但他在波士頓的一次公開表演中卻遭到失敗,被人們當作騙子,這是由於他所用劑量不夠的緣故。由此看來笑氣作麻醉劑並不理想。於是人們又開始另找好的麻醉劑。在這種情況下,莫頓向化學教授查爾斯·傑克遜請教。

傑克遜是一位學識淵博的醫生和科學家。他向莫頓談起了一次偶然事件:一次他在作化學實驗時,不慎吸入了一大口氯氣,為了解毒,他又立即吸入一大口乙醚,不料,他這時感到渾身鬆軟,不一會便失去了知覺,直至很久才醒來。他建議莫頓試用乙醚。乙醚具有麻醉等性質,早在三百多年前就被著名的瑞士醫生和“煉金家”巴拉塞爾士所發現,在19世紀初還出現過類似內容的報告。但是傑克遜和任何論述乙醚的人都沒有將乙醚用於外科手術。

莫頓接受了傑克遜的建議,認為乙醚可能是大有前途的麻醚劑。於是他開始用動物(包括他的愛犬)試驗,然後用自己的身體試驗,均獲成功,但尚未實際用於外科手術。又是一個偶然的機會來到了。1846年9月3日,一個名叫埃本·弗羅斯特的人奔進莫頓的辦公室。他對莫頓說牙疼痛難忍,非拔不可,情願接受能緩解拔牙疼痛的任何療法。於是莫頓給他吸入乙醚,隨後給他拔了牙。埃本·弗羅斯特恢複知覺時說,他未感到任何疼痛。莫頓的乙醚麻醉劑取得了成功。

1846年10月6日,莫頓又作了乙醚麻醉的公開表演,從此這一麻醉技術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莫頓為自己的發明發現申請了專利,並得到10萬美元的獎金。可悲的是,威爾斯和傑克遜卻妒火中燒,與他爭訟發明權達20年之久。結果威爾斯自殺,傑克遜得了精神病。莫頓於1868年也因腦溢血而死,時年才49歲。

克勞福德·朗是佐治亞的一名醫生,1842年他就在外科手術中使用過乙醚,比莫頓的表演早四年,但1849年他才發表試驗結果,此時莫頓的表演已廣為人知。1853年,斯諾醫生用麻醉劑為維多利亞女王施行了無痛分娩手術。此前1847年1月,蘇格蘭人辛普森也用乙醚做過這種無痛分娩手術;同年,他還發明了用氯仿麻醉的方法。其後,麻醉劑傳遍歐美以至全世界。

乙醚是一種療效驚人、用途多樣化的藥品,它的使用使外科手術發生了革命。雖然今天在極個別情況下可找到比乙醚更理想的藥物或複合藥物,但乙醚仍是最常用的麻醉劑。盡管它有易燃和惡心這一副作用等缺點,但藥無完藥,它仍是曾發明的用途最多的麻醉劑。它便於運輸,融安全性和有效性於一體。麵對後人得到的利益,當年心灰意冷、窮困潦倒而死的莫頓若在下有知,應當感到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