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土豆發黴引出的發明(1 / 1)

德國醫學和細菌學家羅伯特·科赫(1843—1910)在普法戰爭中自願參加醫療隊,擔任傷員救治工作,並常利用業餘時間,用顯微鏡觀察研究細菌。

為了研究細菌,必須培養細菌,找到適於細菌生長的養料和條件。這時科赫想到營養豐富的肉湯,於是他請妻子一次又一次地做了很多肉湯,用來培養細菌。細菌倒是從肉湯中培養出來了,但有紅的、黑的、黃的、綠的好多種黴,這表明細菌是很多種混在一起的,而要觀察研究某種細菌,就必須用單一的菌種才行。他為此絞盡腦汁,但培植單一菌種仍無結果。

一天,他正在廚房外踱來踱去,突然聽到妻子在廚房裏自言自語:“這些土豆怎麼長出紅點和白點來了?”他偶然聽到這話後,聯想到自己研究的問題,如獲至寶。他立即走進廚房,將一個土豆的黴點放在顯微鏡下觀察,結果發現,紅點全是球形細菌,白點全是杆狀細菌。這使他立即領悟到用土豆繁殖細菌,可得到單一的菌種。

但是,用土豆作為細菌的培養基有一些缺點,例如營養太少,所以細菌生長很慢。於是科赫又轉向發明培養基的研究。有一天,他的妻子做了一盤洋膠菜,他馬上從這菜聯想到:加肉湯的洋膠菜不是可以作良好的細菌培養基嗎?於是他繼續研究,最後終於在洋膠菜上培養出一種單純的細菌群。這就是世界上第一次分離出的“純菌種細菌培養基”,也是當今世界上每個細菌實驗室還在使用的“固體培養基”。

科赫後來成為“絕症的克星”,並因在結核病防治研究上的突出貢獻而成為1905年諾貝爾生理學和醫學獎得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