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塞北之尊——北嶽恒山(2)(3 / 3)

龕是供奉佛像、神位或祖先靈位等的小閣子,如佛龕、神龕等,一般為木製。我國古代的石窟雕刻一般是神龕式,小龕又稱櫝。大龕一般放在宗祠中,而櫝一般置於居室內。龕表麵常有精美的浮雕、通雕和半圓雕等紋飾,具有古典美感。

三教合一指佛教、道教、儒教3個教派的融合。儒、道、佛是我國傳統文化的主體,三教的分合是貫穿近2000年我國思想文化史中一股重要的流,對我國文化乃至社會的變遷產生過巨大影響。對於這種現象,學者多以三教合一統而論之。然而,從三教並立到三教合一,則有一個過程。

[閱讀鏈接]

懸空寺的來源還有一個傳說。說在古時候,金龍峽穀中的唐峪河曆來難以馴服,每當大雨來臨,洪水順著陡峻的山勢俯衝而下,翻江倒海,奔騰呼嘯,以驚人的速度衝出峽口,淹沒山外的村舍田野,一片汪洋,曆朝曆代對此河束手無策。

有一位仙人雲遊到此,對人們說,如果在金龍峽穀峭岩上建一座空中寺院,就能鎖住蛟龍,消除水患。因而人們就修建了懸空寺來鎮住此河。

馳名天下的永安寺壁畫

在遼金時代,恒山是當時的文化之邦。書院學舍、摩崖題刻、楹聯碑碣很多。再加恒山山高風大,氣候變化劇烈,故建築多依懸崖峭壁而建,或開鑿石岩而成,形成了獨有的奇險特色。

永安寺是一處極為恢宏、壯觀的古典建築群。全寺布局工整,古樸壯觀,殿宇雄偉,壁畫精奇。因占地廣闊、規製高大,被當地人稱為大寺。

據《寰宇通誌》和《大永安禪寺銘》記載,永安寺始建於金代,後毀於一場火災。直到了元代,才在永安寺的遺址上重新建造了起來。

元朝初年,渾源州的曾任永安節度使的高定解甲返鄉後,邀請當時一位法高望重的歸雲禪師主持重建寺院。因高定回鄉後自號永安居士,因而由他捐建的這處寺院便沿用原名,定名為永安寺。

1315年,高定的孫子高璞又捐款在寺內建造了傳法正宗殿。後來,到了明清時,又修建了寺內的其他建築,如山門、天王殿、東西朵殿、配殿等建築。

永安寺坐北向南、麵迎恒山、背靠渾水。主要建築沿中軸線主次分明、左右對稱。寺院山門建在正中,氣勢雄偉、中開三門,琉璃蓋頂,兩旁又有兩小門,共計五門,五門兩旁有琉璃八字牆。山門前雄踞石獅一對,高聳金碧輝煌的牌樓一座,進入山門後兩座塑哼哈二將像,十分威武森嚴。

寺院分前中後三院。進入前院,鍾、鼓樓兩麵對峙,正中為護法殿,內塑四大護法天王,兩麵廂房分別是方丈堂、雲堂。前院正中是護法殿,內塑東方持國天王、南方增長天王、西方廣目天王、北方多聞天王四大護法天王。

東西朵殿分別為方丈室和雲堂,東西廂房為庫房,廂房正中為全寺的主殿傳法正寶殿。東西配殿各七間,為觀音殿、伽藍殿、達摩殿、霜神殿、關帝殿等。配殿南端,對峙著鍾鼓二樓,懸簷飛角,建築藝術較高,大殿東南兩側分別為鍾鼓樓。

沿著護法殿兩側可入中院。中院是全寺的主要部分,正中是全寺的主殿傳法正宗殿。殿前簷下正中高懸匾額,刻寫傳法正宗之殿6個大字,顏柳體楷書,遒勁典雅,是元代著名書法家玄悟大師、昭文館大學士雪庵溥光題寫。

殿下門兩側的磚牆上雕刻高達3米多的莊嚴兩個大字,殿後板門兩側壁上雕刻虎嘯龍吟4個大字。字體莊嚴大方,出於太原名士段士達之手。

傳法正宗殿整個大殿建築使用減柱法,減去前簷支柱,使殿堂顯得空曠雄偉,殿堂內正中砌須彌座,上塑金身三世佛、阿難、迦葉,東西兩旁塑四菩薩和二天王像,佛像高大雄偉,姿態生動。殿頂有精美的佛龕和方形藻井,佛龕有數以千計的貼身金佛,四周為天宮樓閣,結構玲瓏,精巧美觀。

傳法正宗殿殿內四壁鬥拱布滿了巨幅工筆重彩畫,彩畫高3米、長56.7米,共有800多個人物形象。

永安寺殿內正麵的元代壁畫畫的是佛教密宗十大明王彩繪,最為考究,絢麗多姿,表現手法新奇,技藝高超,筆力飛動,給人強烈的藝術感染力。

這組壁畫造型匪夷所思,麵目猙獰,神態凶惡,令人遐思無限,歎為觀止。明王為佛教密宗護法神,因其有智力摧毀一切魔障,故雲明王。常見的有五大明王、八大明王、十大明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