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湘南之秀——南嶽衡山(4)(2 / 3)

到了明代,王陽明、鄒守益、湛甘泉、蔣信、尹台、王宗沐等又先後在衡山文定書院、甘泉書院講學,於是宋、明理學、心學在這裏得到較大發展。

紫雲峰下的文定書院和甘泉書院,在我國文化教育史上,也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明末王夫之則集其大成,批判朱、王兩種主觀和客觀唯心主義哲學,高舉樸素唯物主義和愛國主義大旗,影響後世,極其深遠。所以,清末譚嗣同讚譽其為:

萬物昭蘇天地曙,要憑南嶽一聲雷。

到了清朝時,當時的人們同樣看重衡山書院的建設。代曾國藩在其《重修文定書院記》中曾說:

天下書字,楚為盛;楚之收院,衡為盛。

南嶽儒家文化其代表為書院文化。自古以來,南嶽衡山多書院學宮,據記載,衡山七十二峰書院最盛時多達30多所。其中有嶽麓、石鼓、鄴侯、盧潘、韋宙、清獻、文定、集賢、甘泉、白沙、東廊等18所是全國影響的著名書院。

南嶽衡山不僅書院、學官興盛,而且自古為學者盤恒之地,詩仙李白、杜甫、白居易以及韓愈、柳宗元、劉禹錫、歐陽修、範成大、徐霞客、王夫之、魏源、譚嗣同、黃庭堅、何紹基等名家,都同南嶽衡山結下了不解之緣。他們之中有的遺詩抒懷,有的勒石傳後,至今留下了大量文人學士的墨跡。

衡山全山有各種書體、各個流派的摩崖石刻375處,素有江南碑林之母著稱。南嶽衡山碑文具有一大二奇三絕的特點。如半雲庵的福字,長7米寬4米,成為衡山一大勒石奇觀。天柱峰上的南天柱石,每個字有兩米多高,離1500米之遠就可望見。

南台寺附近的壽字,足有零點七米見方,半山亭的佛字足有1.3米見方,水簾洞的40多處石刻,成為南嶽的石刻群,岣嶁峰、禹王殿前重達七千千克的禹王碑,77字的蝌蚪文,字體離奇古怪,成為一大難解的文字之謎。

嶽麓峰上的麓字碑係唐代大書家李邕所作,因碑文筆力勁秀,詞有華詹,神刀桌技,歎為三絕,素有三絕碑之稱。

曆代文人學士還為南嶽衡山留下了3700多首千古傳誦的詠嶽詩詞、90篇名人遊記,以及大量的民間傳說、神話故事、地方風物、名人軼事等,這些都是南嶽衡山優秀的傳統文化見證。

宋以後,衡山道教漸呈衰降趨勢,知名道士甚少。相應地宋代衡山許多宮觀,因年久失修,漸漸荒廢。

南宋陳田夫《南嶽總勝集》卷上引《湘中記》寫道:

衡山,朱陵之靈台,太虛之寶洞,上承軫宿,銓德鈞物,應度璣衡,故名衡山。下踞離宮,攝位火鄉,赤帝館其嶺,祝融宅其陽,故曰南嶽。

清人魏源在《衡嶽吟》中也說:

恒山如行,岱山如坐,華山如立,嵩山如臥,唯有南嶽獨如飛。

衡山位於湖南中部衡山縣。由於氣候條件較其他四嶽為好,處處是茂林修竹,終年翠綠;奇花異草,四時放香,自然景色十分秀麗,因而又有南嶽獨秀的美稱。

曆元至明清,由於朝廷對道教實行抑製政策,使道教的發展受到遏製,衡山的道教更加衰落。衡山原有宮觀,僅南嶽廟、黃庭觀、九仙觀數處得到修葺,李元度在《南嶽誌》中的記述了南嶽道教的興衰:南嶽道觀,自晉初即有棲真觀、南嶽觀,以後各代多有興建,唐代最盛,多至28所。紅牆碧瓦,綠樹濃蔭,名山小築,風物極佳。可見道教在南嶽衡山一時之盛。

此時,文人與道家往來唱和,也構成南嶽道教文化的一大特點。唐代詩人儲光羲、崔塗、張喬、鮑溶、李群玉、王元等詩人都有詩寄南嶽道人或道觀。道士中不少文化教養較高,玄學修養較深的人,也紛紛著書立說。

如南北朝劉宋時徐靈期即著有《衡山記》,是第一部紀述南嶽的專著。其後唐末道士李衝昭著《南嶽小錄》,宋陳田夫著《南嶽總勝集》,明李常庚撰《瑣碎錄》等。

後來明代的王夫之在《南嶽賦》中記載了南嶽佛家在當時的發展盛況:

其蠖伏而鸞舉也,蓋不給於更數。

光參帝網,威震毒鼓。

位棟君臣,更兼賓主。

儼華藏之莊嚴,尚何論於雙樹。

廣濟寺就在這種情況下出現了,廣濟寺原名清淳寺,據《南嶽誌》記載:寺院是在1597年開始建造的。創建者是明代一個有名的僧人,名叫無礙和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