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的海水質量令人關注。水環境汙染為我國人民身心健康帶來了極大影響,也為經濟的發展埋下了禍根,影響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由於環境汙染特別是水環境汙染的存在,在我國多個地區出現了“癌症村”。據報道,山東、江蘇、浙江、河南、天津5個省(直轄市)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癌症村”。水變成了“毒水”,飲水等於“飲毒”。中央電視台在《經濟半小時》報道,山東中部某村莊,2000年死亡17人,其中11人是死於癌症;2001年死亡16人,其中9人死於癌症;2002年死亡17人,其中10人死於癌症;2003年死亡19人,其中12人死於癌症;2004年死亡21人,其中14人是死於癌症。2000-2003年間,合計死亡90人,癌症死亡56人,癌症死亡人數占死亡人數的62%,高得驚人。據調查癌症高發的主要原因是該村的水被嚴重汙染。
“我從胡阿條媳婦那裏借來照相機,到南陽開發區的汙染廠排汙口拍照,往江城路這裏到大展生化旁的溝裏,有紅色的汙水往溝裏排。×××(化工廠名字)都往溝裏排。”
“早晨,我在錢塘江邊的排汙口看到了死魚浮在汙水中,就打電話叫葛建華拿照相機把當時的情況拍了下來。晚上,漁民戴金海和蔡本剛一起到錢塘江裏去捕魚,漁網剛剛放好,看見3號壩頭的排汙口在大量排汙水。把整條江染成了紅色,還看見小白點子在水麵上浮動。”
“去年就埋掉8個人了,都是癌症。乳腺癌、食道癌、肝癌、肺癌、胰腺癌等是高發的。”
這是浙江省蕭山市村民韋東英寫下的“環保日記”,真實地記述了河水被汙染及“癌症村”的現狀,令人發指!
癌症不僅為本人帶來無法想象的痛苦,也為家人和社會帶來難以承受的負擔。
我國水汙染造成經濟損失也驚人,2004年僅全國因環境汙染造成的經濟損失為5118億元,占當年GDP的3.05%,其中,水汙染的環境成本為2862.8億元,占總成本的55.9%(《中國綠色國民經濟核算研究報告2004》)。
水環境汙染危害極大,必須采取措施消除汙染,給社會以和諧,還世界一個碧水藍天!
河流、湖泊生病了
關於河流、湖泊被汙染的事件,雖然經過了無數次的曝光和無數次的詰問,但中國水汙染卻依然沒有得到有效的根除與遏製。據國務院八部委2008年環保專項行動的最新檢查結果顯示,全國113個重點監測城市飲用水源地水質達標率仍然偏低,其中243個地表水水源地中達標水源地為159個,占到65%,不達標的為84個,占35%,涉及到16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40個城市。水汙染作為一個嚴重的公共危機正以超常的分量挑戰著中國政府的決策水準與能力。
從鬆花江苯泄漏到廣東北江鎘汙染,從滇池水葫蘆瘋長到太湖藍藻泛濫,盡管一樁又一樁的無情事實在不斷挑戰著我國本已脆弱的水環境能力,但這些局部而片段的現象並沒有讓我們完整認識水汙染的嚴重而殘酷,而隻有打開中國水係的平麵地圖,幾乎處於危機邊緣的水汙染生態才能裸露無遺。
據國家環保總局的調查顯示,自兩年前鬆花江事件以來,我國共發生140多起水汙染事故,平均每兩三天便發生一起與水有關的汙染事故。而據監察部統計,近幾年全國每年水汙染事故都在1700起以上。
“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足”,屈原的這種浪漫情懷,如今越來越成為曆史的記憶和慨歎。據環境保護總局發布的《中國環境狀況公報》稱,全國近14萬公裏河流進行的水質評價,近40%的河水受到了嚴重汙染;全國七大江河水係中劣V類水質占41%。而環保總局發布的另一項重要調查顯示,在被統計的我國131條流經城市的河流中,嚴重汙染的有36條,重度汙染的有21條,中度汙染的有38條。
作為我國北方的重要水源,黃河在近十多年中被汙染的事實在不斷加重。黃河流域水資源保護局對黃河水汙染的狀況進行量化分析後發現,黃河幹流近40%河段的水質為V類,基本喪失水體功能。與黃河一樣,撲向長江的汙染麵積也在不斷擴大。一項最新的調查顯示,長江幹流六成河水目前已遭汙染,超過III類水的斷麵已達38%,比8年前上升了20.5%。無獨有偶,盡管淮河是中國投入最多、開展汙染治理最早的大江大河,但如今仍是一條受汙染最嚴重的河流。淮河在評價的2000公裏的河段中,78.7%的河段不符合飲用水標準,79.7%的河段不符合漁業用水標準,32%的河段不符合灌溉用水標準。10年前,淮河還生長著60多種魚類資源,可如今這些魚類幾乎絕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