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怎樣才能讓冬天再回來?(5)(2 / 3)

這真是一個不錯的思路,也絕對是可以認真考慮的想法,就像我們夏天用空調一樣,我們可以直接對太陽輻射施加影響,從而調節地球的氣溫。

科學家們早就這樣考慮啦,因為關於減少溫室效應氣體排放的《京都議定書》如今陷入了困境。原因有以下幾點:一是很多發展中國家在加快經濟發展速度;二是有些歐美國家拒絕改變自己的生活方式,拒絕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三是下一個冰期在5萬年內不會出現。

正因如此,科學家們作出了種種大膽設想使地球降溫,很多想法簡直讓人匪夷所思。讓我們來看看。

1.拋灑粉末,模仿火山噴發

享年95歲的美國物理學家愛德華·特勒去世以前曾有過設想——向空中拋灑鋁和硫的粉末,以使天空變得灰暗。按照他的計算,向空中拋灑100萬噸鋁硫粉末可以使日照減少1%,從而抵消溫室效應。人們不要認為提出如此令人瞠目結舌的主張的人是一個老糊塗。須知特勒是氫彈之父,直至去世以前一直被認為是美國最優秀的科學家之一。

特勒提出的辦法隻不過是要模仿大規模的火山爆發。1991年,波及範圍達數百萬公裏的皮納圖博火山灰使地球氣溫下降了O.4攝氏度,而且持續時間達好幾個星期。但人們無法隨意操縱火山,於是特勒設想,可以用飛行於13千米高空的飛機和部署於赤道上的美國海軍大炮向空中拋灑火山灰。這樣做需要的經費為每年不到10億美元。但生物化學家們卻給這種主張潑冷水,他們認為散布於空中的這些硫和鋁的微粒很可能會嚴重幹擾同溫層。

2.在地日之間放置濾光鏡

除了特勒以外,另外還有許多科學家也在苦苦思索,希望能找到奇妙的辦法給地球降溫。美國物理學家洛厄爾·伍德有一個同特勒的設想一樣離奇的計劃,在地球和太陽之間萬有引力互相抵消處(拉格朗日點),安裝一麵直徑為2000千米的半透明鏡子。他認為,這麵巨大的濾光鏡不但能減少溫室效應,而且能充當地球的空調器——改變濾光鏡的傾斜度,以增加或減少透過它的太陽輻射量。這個濾光鏡就像在地球上空撐一把巨大的“太陽傘”,給地球做傘,想法夠新穎。

研究表明,要解決目前的氣候變暖問題,隻需把太陽光遮擋掉3%即可。按此計算,在空間支起一把“太陽傘”的傘麵積需要有2000平方公裏左右,傘麵要用薄如蟬翼、厚度隻有0.002毫米的金屬薄膜或塑料薄膜製造。這個龐大的傘麵由4萬個單元拚接而成,每個單元都有一個自動控製裝置,用來調節其位置和方向。

如此龐大的傘麵如何製造、運輸和安裝呢?它的總費用超過了1000億美元,這個巨額費用由誰來支付呢?

此外,這麵濾光鏡不但會破壞同溫層,而且還有可能妨礙紫外線的通過(紫外線其有清理太空的功效)。

它的可行性還存在許多問題。

3.將地球塗成白色

還有科學家從加強地球對太陽輻射的反射率的角度探索給地球降溫,將數以十億計的白色聚苯乙烯高爾夫球投向海洋;將地球上的所有房屋的房頂都塗成白色。美國的一位科學家提出了一項更富有詩意的方案,將數千平方公裏的陰雲“染白”。通過向陰雲中噴灑一些微粒,使微小的雨滴數至少增加10%。這樣,由於光學作用,層積雲就會被照亮變白,—就會反射更多的太陽光。

這個想法,看起來還是可行的。我可要建議爸爸買白油漆,把我家的房子塗成白色。這樣一來,生產白油漆的廠商可能要大發嘍。

4.豎起“反射鏡”

有些科學家指出,在空間安置一麵反射鏡,把部分太陽光集中反射到某個局部區域,就能改變這個局部區域的氣候狀況。例如,由於高空雲層能阻擋地球向空間散發熱量,會使地球表麵越來越熱。人們利用空間反射鏡,就把太陽光集中反射到高空雲層上,讓雲層逐漸受熱而散開,加快地表熱量的散失,降低地球溫度。

製造和安裝空間反射鏡,在技術上已不再是天方夜譚。1993年2月4日,俄羅斯科學家在“進步”號宇宙飛船上,成功地進行了代號為“旗幟”的人造月亮試驗,首次將太陽光反射到地球背陽的一麵。這為空間反射鏡的利用提供了很大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