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我們愛這生機盎然的家園!(2)(3 / 3)

目前世界年人口增長數量為9300萬,年增長率為1.7%。必須引起人們重視的是,在世界人口的增長中,發達國家人口增長率不到0.5%,而發展中國家人口增長率為2.1%。1950年世界人口的33%生活在工業化國家,目前這一比例已降為20%,預計到2050年時將進一步降為12%,屆時有77.54億人生活在發展中國家。這意味著在發展中國家,人口對地球環境產生的巨大壓力將遠遠大於發達國家,耕地、水資源、森林、礦產等自然資源將以超過自然環境再生能力的速度耗竭,這種環境的破壞將帶來更大的貧困,使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之間的貧富差距更加擴大。

1990年,聯合國為促進世界各國政府重視和解決人口問題,把7月11日確定為世界人口日。中國在20世紀70年代末期開始實行計劃生育政策,有效地控製了人口的過快增長,人口出生率由1970年的33.4%下降到1999年的15.23%,自然增長率由1970年的25.83%下降到1999年的8.77%,28年間少生了3億多人,使世界60億人口的到來推遲了將近4年,為穩定世界人口做出了積極的貢獻。即便如此,中國人口狀況仍舊是極其嚴峻的。

但無論如何,我們每一個生活在這地球村上的公民都有責任和義務保護我們的家園,相信在全球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們的明天會更好。

六、地球上的生物群落

生物群落是指有相似氣候和生物的一組生態係統。

實際上,通常某一地區的氣候條件--溫度和降水量,決定了它的生物群落類型。這是因為氣候限製了該地區的植物分布。而植物的類型決定了生活存那裏的動物種類。

雨林生物群落

環球考察的第一站是赤道附近的熱帶雨林。雨林不但炎熱而且潮濕,實際上那裏時時有傾盆大雨。幸運的是,你沒忘記帶上雨衣。在一陣陣雨過後,太陽又出來了。盡管陽光燦爛,但穿過濃密的植被層的陽光還是很少。

雨林中層層疊疊到處是植物。你可以看到蕨類、蘭花類、藤本類植物等從樹枝上掛下來,甚至直接長在其他植物上。在茂盛的植物中間生活著許多種色彩鮮豔的鳥兒,它們就像你身邊的無數花朵。

熱帶雨林熱帶雨林位置在赤道附近的炎熱地區。熱帶雨林的典型特征是多雨。炎熱的溫度一年到頭變化不大,終年光照也相當穩定。

熱帶雨林中物種多得驚人。比如,科學家研究了某一地區雨林中100平方米的範圍,找到了300種不同種類的樹木。這些樹木形成了幾個不同的層次。高大的樹形成一個頂層稱為林冠。有一些特別高大的樹木會從林冠中脫穎而出。在林冠的下麵足下層林木,這一層的樹木稍微矮一點,也包括一些藤本植物。這層中的植物在林冠層形成的樹蔭裏生長良好。再往下,還有些植物在樹林的近乎黑暗的底層中茂盛地生長著。

豐富的植物為動物提供了許多棲息地。熱帶雨林中到底有多少種昆蟲至今還是個未知數,但估計有近百萬種。這些昆蟲供養了種類繁多的鳥兒,這些鳥類又供養了其他種類的動物。雖然地球上熱帶雨林麵積隻占了很小的一部分,但它們包含的動植物物種可能要比世界上其他所有陸地生物群落中的物種加起來的總和還要多。

溫帶雨林美國西北部大陸的沿海岸線地區,氣候在某些方麵與熱帶雨林有點相似。這一地區每年降水量都在3000毫米以上。那裏長有一些大樹,包括雪鬆、紅木和花旗鬆,但是很難給這一地區歸類。它距熱帶雨林北緣很遠,而且比熱帶雨林冷得多。於是許多生態學家將這一生態係統稱為溫帶雨林。

沙漠生物群落

環球考察的第二站是沙漠。那裏與你剛離開的熱帶雨林有著天壤之別。從汽車上下來,就進入了酷熱的夏季。在中午,你甚至不能在沙漠上行走,因為沙子就像你家浴室熱水龍頭中的熱水那樣燙。

沙漠中的年降水量少於250毫米,而水蒸發量遠大於降水量。有些極幹燥的沙漠,甚至一年內滴水未降。沙漠中一天的溫差通常很大,像納米比亞沙漠這樣灼熱的沙漠,每當太陽下山後溫度會很快降下來。其他的沙漠,如中亞的戈壁沙漠會冷得更快,在冬天甚至會達到冰凍的溫度。

生活在沙漠中的生物既要適應缺水狀況,又要適應溫差大的惡劣條件。例如,樹形仙人掌的枝幹上有類似手風琴的褶皺一樣的折疊。下雨時,仙人掌的枝幹就能儲存更多的水分。沙漠中的許多動物都是在晚上出來活動的,這時溫度稍微低一點。比如鈍尾毒蜥人部分時間呆在涼爽的地下洞穴中,它可以在地底下連續呆上好幾個星期。

草原生物群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