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我們愛這生機盎然的家園!(3)(2 / 2)

苔原地帶的哺乳動物有馴鹿、狐狸、狼和野兔。這些動物存冬天會換上厚厚的毛,所以仍然能夠呆在那裏。那麼,冬天苔原上的這些動物以什麼為食呢?馴鹿會挖開雪層尋找地衣。地衣是生長在岩石上的真菌和藻類。狼則追蹤馴鹿,捕食其中的弱小者。

山脈與冰原

地球陸地上還有一些地方不屬於上述幾個主要陸地生物群落的任何一個。這些地區包括山脈與覆蓋著厚厚冰層的冰原。

你已經知道,從山腳到山峰之間氣候條件是會變化的。在山上的不同地方生長著不同種類的植物,棲息著不同的生物。如果你徒步攀越一座高山,你會路過一係列的生物群落。在山腳下,會看到草原;再爬上一點,會看到落葉林;再向上,會看到北方針葉林;最後接近山頂時則看不到樹木了,你的周圍與長著草皮的苔原地帶很相像。

地球上有些陸地終年覆蓋著厚厚的冰層。格陵蘭島的大部分和南極洲大陸就屬於這一類。有些生物能夠適應冰上的生活,如企鵝、北極熊和海豹。

淡水生物群落

環球考察的下一站是水生生物群落。由於地球表麵有近3/4的麵積被水覆蓋,所以人們不會對許多生物安家於水中感到驚奇。水生生物群落包括淡水生物群落和海洋生物群落,它們都受同樣的非生物因素影響:溫度、光照、氧氣和鹽度。

對水生生物群落而言,特別重要的因素是陽光。陽光對水中植物的光合作用與陸上植物一樣都是必需的。然而,因為水會吸收陽光,隻有接近水麵或在淺水中才有足夠可以進行光合作用的陽光。在水生生物群落中最普通的生產者是藻類,而不是其他植物。

池塘與湖泊水生生物群落的第一站是平靜的池塘。池塘和湖泊是靜止的淡水水體。湖泊通常比池塘大而深。池塘常常較淺,即使在池塘的中央,陽光一般也能夠到達底部,能讓植物在那裏生長。有些植物沿著池塘邊緣生長,它們的根係生長在土壤中,而葉子卻伸到陽光能照到的水麵上。在湖泊的中央,水麵上漂浮的藻類是主要的生產者。

許多動物都適應靜水中的生活。沿著池塘邊,你會看到昆蟲、田螺、蛙類和蠑螈,翻車魚生活在水麵的上層,以昆蟲和水麵上的藻類為食。食腐動物,如鯰魚生活在池塘底部附近。細菌和其他分解者也是以其他生物的遺體為食的。

溪流和河流當你來到山澗溪流時,你馬上會覺察出它與湖泊中靜止的水體有些不同。溪流開始的地方稱為源頭,這些寒冷、清澈的水流得很快。生活在這一水域中的動物必須適應湍急的水流。如鮭魚擁有流線型的身體,在急流的衝擊下仍然能夠遊泳。昆蟲和其他小型動物依靠自身的吸盤或鉤子緊緊貼在岩石上。因為植物或藻類很少能在急流中生存,初級的消費者隻能依靠落入水中的植物葉子和種子來生存。

溪水在向下遊流動中,會彙入其他溪流。水流漸漸變慢。水體也會由於帶著泥沙而變渾濁。由於流速緩慢、溫度較高,水中所含的氧氣較少。有一些生物可以適應在這一段河流的這一流速緩慢的部分中生活。很多植物在河床的鵝卵石堆中紮根生長,為昆蟲和蛙類提供了美好的家園。就像每一個生物群落一樣,隻有適應這一特定棲息地環境的生物才能生存。

海洋生物群落

接下來考察隊成員要去的是一些海洋生物群落。海洋中有許多不同的棲息地。這些棲息地中光照、水溫、波浪強度和水壓都是不同的。不同的生物能夠適應不同棲息地的生活環境。

河口灣第一種棲息地是河口灣,它位於河流的淡水與海洋水相接的地方。由於水體淺,陽光充足,加上由河流帶來的大量營養物質,使得河口灣成為許多生物的棲息場所。河口灣地區的主要生產者是植物,如沼澤中的草類,還有水中藻類。這些生物為一係列的動物提供了食物和住所,比如螃蟹、螺螄、蛤、牡蠣和魚類。許多生物還將河口灣平靜的水域作為繁殖的基地。

潮間帶接下來,你們要沿著岩石海岸線行走。海岸線上最高潮位線與最低潮位線之間的部分就是潮問帶。生活在這裏的生物必須能夠經受住波浪的強烈衝擊,溫度的突然變化,以及時而在水中時而暴露在空氣中的巨大反差。這是一個很難生存的地方。你能看到許多動物,比如吸附在岩石上的藤壺和海星。其他的動物,如蛤、螃蟹則居住在沙灘的洞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