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春天“賞心悅目”的讚美,是中山大學地球環境研究中心主任周永章教授留學加拿大時才有的經曆,彼國的春天在他的印象中“是充滿青春氣息的季節,非常適合去踏青。”
春天的腳步越走越遠,她什麼時候才能回來呢?
青山成了荒地
2008年的春天,韶關始興縣的居民們活了半輩子,也沒見過那麼大的冰雪災害,樹被壓斷時發出的響聲跟春節放鞭炮一樣響亮。
竹斷樹倒,那場景使任何人看了都驚心動魄:沙坪8.5萬畝的杉木林區,所有的筆直杉木隻剩“光杆”,幾乎全部攔腰截斷,放眼望去整座山猶如插滿了一片白森森的牙簽。剛過去的這個冬天,在廣東南嶺國家自然保護區,漫山遍野的倒樹,有九成林木毀於冰雪。
山林裏不再青翠,城市裏的樹也在戰戰兢兢中等來了春日的暖陽。2月24日,乍暖還寒的廣州終於小露一把太陽的臉,然而濱江東路、環市路、五山路一帶,春風吹過,樹上還綠生生的樹葉像雪花般紛紛飄落,市民感覺就好像“下樹葉雨”一樣,地上一會兒功夫厚厚的一層全是綠葉,環衛隊這邊一路上剛掃完裝了一大車,回頭看又落了一地。
廣州的林業專家說,春季樹木落葉原本是新陳代謝的正常現象,而春節前後持續的低溫,令很多樹木葉內細胞被破壞,隨著最近兩天天氣升溫,細胞內樹汁流出後被蒸發,新的葉子還沒長出,舊的已經落下,便演了一出“瘋狂的落葉”。
動物們都凍死了
韶關南嶺天井山林場將是花的海洋,不隻是紅花,五彩繽紛的花都會在春天裏綻放,但是現在什麼都沒有,隻有被凍結在冰花中壯美死去的綠葉。今年的冰災毀了這個林場,林場工人還發現,體態優雅的國家級保護動物廣東省鳥白鷳被凍死在路邊。專家稱,2008年初的這場冰災對於南嶺來說,是一場史無前例的生態災難。
南嶺向來以野生動物物種豐富而驕傲,原來這裏有短尾猴、黑熊和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廣東省的省鳥白鷳。現在,這些野生動物有很多已經被凍死。據初步統計,平均3萬畝林地就有一隻大型獸類死掉。
這樣的發現越來越多,南嶺八寶山的員工發現與華南虎、大熊貓等一起被列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的大蟒蛇被凍死,凍死的螞蟻被發現,凍死的貓頭鷹被發現,又餓又冷凍死在垃圾堆中的小白鼻狸被發現,珍稀野生動物水鹿、黃麂、蘇門羚因棲息地遭破壞,不得不一改不接近人的傳統下山找食。讓林場工作人員揪心的是,這還隻是在路邊的少量發現,由於對保護區內的動植物受災被毀具體情況目前還難以深入詳盡調查下去,死在山裏的動物還無法統計。
沮喪的畫麵
世界衛生組織和聯合國環境組織發表的一份報告說:“空氣汙染已成為全世界城市居民生活中一個無法逃避的現實。”如果人類生活在汙染十分嚴重的空氣裏,那就將在幾分鍾內全部死亡。
工業文明和城市發展,在為人類創造巨大財富的同時,也把數十億噸計的廢氣排入大氣之中,人類賴以生存的大氣圈卻成了空中垃圾庫。當大氣中的有害氣體和汙染物達到一定濃度時,就會對人類和環境帶來巨大災難,除了全球變暖,還有臭氧層被破壞以及酸雨腐蝕。
2006年召開的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為我們預測了一幅讓人沮喪的畫麵:如不能改變這一氣候急劇變暖的趨勢,2030年,全球冰蓋將全部融化;2040年,亞馬遜雨林化為灰燼;2050年,地球也許將落下最後一滴雨……如果人類不懸崖勒馬,這就是我們的下場。
春天在哪裏,我們是要尋找還是去拯救?
六、不見南山
現在看來,無論是從理論上,還是在現實中,溫室效應日益明顯,全球變暖日趨嚴重。對於這個話題,似乎沒有太多的疑問了。
其實不然!這個問題從一開始就充滿著爭議和疑問。在過去幾十年中,一些關注自然環境和人類生存狀況的科學家和學者,以極其敏銳的洞察力和艱一苦細致的研究分析,將這樣一個進程相對較長、涉及因素龐雜繁複的問題逐漸整理清楚,提供給政府和民眾知情。然而,辯駁、懷疑甚至反對的聲音從來就沒有停息過,即便是在今天,這一類的觀點仍然有一定的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