籃球運動是一項用球向懸在高處的目標進行投準比賽的球類運動。由於最初是用裝水果的籃筐作投擲目標,故名“籃球”。現代籃球運動已經發展成為一項具有靈活巧妙的技術和變化多端的戰術相結合的競賽活動。籃球運動在世界各地都極為普及,故有“平民運動”之稱。
籃球的創造者奈
史密斯博士
1891年,籃球由美國馬薩諸塞州斯普林菲爾德市基督教青年會訓練學校體育教師奈史密斯博士創造。起初,他將兩隻桃籃分別釘在健身房內看台的欄杆上,桃籃上沿距離地麵3.05米,用足球作比賽工具,向籃投擲。投球入籃得1分,按得分多少決定勝負。每次投球進籃後,要爬梯子將球取出再重新開始比賽。以後逐步將竹籃改為活底的鐵籃,再改為鐵圈下麵掛網。到1893年,形成近似現代的籃板、籃圈和籃網。
最初的籃球比賽,對上場人數、場地大小、比賽時間都沒有嚴格限製,隻規定雙方參加比賽的人數必須相等。比賽開始,雙方隊員分別站在兩端線外,裁判員鳴哨並將球擲向球場中間,雙方跑向場內搶球,開始比賽。持球者可以抱著球跑向籃下投籃,首先達到預定分數者為勝。1892年,奈史密斯製定了13條比賽規則,主要規定是不準持球跑,不準有粗野動作,不準用拳擊球,否則即判犯規;連續3次犯規判負1分;比賽時間規定為上、下半時,各15分鍾;對場地大小也作了規定。上場比賽人數逐步縮減為每隊10人、9人、7人,1893年定為每隊上場5人。1904年在第三屆奧林匹克運動會上第一次進行了籃球表演賽。1908年美國製定了全國統一的籃球規則,並用多種文字出版,發行於全世界,這樣,籃球運動逐漸傳遍美洲、歐洲和亞洲,成為世界性運動項目。女子籃球是1976年第二十一屆奧運會上才列為正式比賽項目的。
早期的籃球運動
1896年前後,籃球運動由天津中華基督教青年會傳入中國的。隨後在北京、上海基督教青年會裏也有了此項活動。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籃球運動的發展比較迅速、廣泛,在工廠、學校、企業、機關、部隊和廣大農村都開展了籃球運動。1976和1978年中國第一次主辦了女子和男子國際籃球邀請賽。作為亞洲男籃代表的中國隊,自1978年開始世錦賽之旅以來,一直是亞洲球隊在曆屆世錦賽上最好名次獲得者。在中國隊所參加的幾次世錦賽中,分別獲得了第11、12、9、14、8名。當世界籃球已經發展到高速度、多變化、強對抗階段時,中國籃球也適時地出現了姚明、王治郅和巴特爾這三位既有身高又有速度,而且也不十分欠缺力量的中鋒球員。尤其姚明當選了NBA“新秀狀元”,充分證明了他們的水平和發展前景。
現在世界籃球強隊集中在美洲和歐洲。世界各強隊都非常重視形成自己的風格和特點,所以具體打法各有特色。
美國職業聯賽是世界上最成功的籃球聯賽。NBA是NationalBasketballAssociation的縮寫(國家籃球協會)。成立於1946年6月6日。成立時叫BAA,即全美籃協會,是由11家冰球館和體育館的老板為了讓體育館在冰球比賽以外的時間,不至於閑置而共同發起成立的。BAA成立時共11支球隊:紐約尼克斯隊、波士頓凱爾特人隊、華盛頓國會隊、芝加哥牡鹿隊、克利夫蘭叛逆者隊、底特律獵鷹隊、費城武士隊、匹茲保鐵人隊、普羅維登斯蒸氣隊、聖路易斯轟炸機隊和多倫多愛斯基摩人隊。1949年BAA吞並了當時的另外一個聯盟(NBL),並改名為NBA。1949-1950賽季,NBA共17支球隊。1976年NBA吞並了美國籃球協會(ABA),球隊增加到22支。1980年達拉斯小牛隊加入NBA。1988年,夏洛特黃蜂隊和邁阿密熱火隊加入NBA。1990年奧蘭多魔術隊和明尼蘇達森林狼隊加入NBA。1995年兩支加拿大球隊加入NBA,多倫多猛龍隊和溫哥華灰熊隊,使NBA的球隊達到29支。NBA培養了像喬丹、奧尼爾等大量極富天賦的籃球巨星。
“飛人”喬丹
現代女子籃球的發展趨勢,是向男子看齊。如各種跳起投籃和空中變換動作投籃,以及運球(包括突破)、傳球與投籃連貫動作的結合運用等高難技術,已被許多女運動員熟練掌握。1980年奧運會女籃預選賽,平均每場得分已達70~80分,投籃命中率,許多隊已達到50%。獲預選賽冠軍的美國女隊,投籃命中率高達59%,平均每場得97.6分。女籃運動員的身高,也有明顯的增長趨勢。中國男女隊,以速度快、動作靈、投籃準為特點,也正在努力向高速度、高空優勢、高超技巧的方向發展。
從事籃球運動能促使人體的力量、速度、耐久力、靈活性等素質全麵發展,並能提高內髒器官、感覺器官和神經中樞的功能;它對培養勇敢、機智、集體主義和組織紀律性等品質都有很大益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