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基本特征
歐洲大陸位於36°N~71°N之間,遠離赤道,距北回歸線也相當遙遠,它是有常住人口各洲中唯一沒有熱帶氣候的洲。同時,寒帶氣候也僅見於大陸北部邊緣地帶和北冰洋的各個島嶼上,所占麵積不大。所以,歐洲氣候的一個顯著特點,就是溫帶氣候占絕對優勢。
歐洲位於中高緯度,但是冬季沒有亞洲北部那樣凜冽寒冷,正當-30℃、-40℃的嚴寒籠罩著西伯利亞時,歐洲大部分同緯度地區的氣溫卻在-15℃以上,有些地方甚至在0℃左右。歐洲的夏季也不酷熱,七月均溫絕大部分地區在15℃~20℃之間,超過20℃的地區所占麵積不大,25℃以上的月均溫僅見於裏海低地和南歐少數地區。年溫差不大。全歐洲的多年平均降水量是789毫米,可以說降水適中,而且降水的季節分配也比較均勻,大部分地區無明顯的幹濕季之分。因此,海洋性顯著是歐洲氣候的又一個特點。
歐洲擁有典型的溫帶海洋性氣候,而且這一氣候類型的分布範圍很廣,它北起斯堪的納維亞半島西海岸,南到伊比利亞半島西北部,西起不列顛群島,向東一直擴展到易北河下遊,萊茵河中遊和阿爾卑斯山脈西麓,分布範圍之廣,遠遠超過世界其他各洲的同類型氣候。歐洲的南部分布著亞熱帶夏幹氣候。這一氣候類型占有從伊比利亞半島到黑海沿岸這一範圍廣闊的區域,所占麵積之大也遠非其他大洲的同類型氣候可比,而且特征也很典型。
氣候形成因素
歐洲氣候的上述特點,是在許多因素的綜合影響下形成的。這些因素可以歸結為兩個方麵:一是地理因素,另一是環流因素。
一、地理因素
如上所述,歐洲的緯度位置決定了它以溫帶氣候為主。而它以南歐為底邊的略呈三角形的水平輪廓,縮小了寒冷的北冰洋影響的範圍,因而大大增加了溫帶氣候所占麵積的比重。
中緯度在行星風係上屬於西風帶,因此偏西風是歐洲大部分地區的盛行風。同時,歐洲位於大陸西岸,麵對大西洋,背靠亞歐大陸腹地,這就決定了大西洋在歐洲氣候形成中的重要作用,為歐洲氣候的海洋性奠定了基礎。
歐洲的山脈一般不很高,而且多數山脈的走向接近緯向,對氣團的緯向運行不起阻擋作用,大麵積的平原地形更有利於氣團運行。因此大西洋的影響能夠深入內地,使得全歐洲各地都能夠程度不同地受到它的影響。
北大西洋暖流對歐洲氣候有顯著影響。它常常被人們喻為是歐洲的重要“熱源”,它使歐洲西部的冬季氣溫遠遠高於同緯度的平均溫。
三角形的大陸水平輪廓大大加強了北大西洋暖流的作用,它使北大西洋暖流沿著斯堪的納維亞半島海岸遠遠伸向東北,使遠在北極圈以北的巴倫支海西南部終年不結冰,使西北歐沿海地區成為世界同緯度冬季最溫和的地區。
總之,歐洲所處的地理位置和它的地形結構為歐洲氣候的海洋性創造了前提條件,而洋流、水平輪廓等因素,又促進和加深了海洋對歐洲氣候的影響。因此,歐洲不但擁有世界各大洲中分布麵積最大的典型的溫帶海洋性氣候,而且直到大陸內部的烏拉爾山麓的氣候仍能感受到海洋的影響。這樣,就使歐洲成了世界上幹旱和半幹旱區麵積最小的洲。
二、環流因素
對歐洲的天氣和氣候影響最大的氣壓係統有三,即大西洋上的冰島低壓和亞速爾高壓,亞洲的蒙古高壓(或稱西伯利亞高壓)。這些氣壓係統,隨著季節的變化,強弱互有消長,各自起著不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