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來犯者,所有的雄狒狒都會立刻采取行動進行自衛,它們個個都是凶猛頑強的“戰士”,用銳利的犬齒去傷害敢於來犯的“敵人”。阿拉伯狒狒的食物大部分是植物性的,也吃昆蟲、蝗蟲、螞蟻等。每天的“早餐”要吃上兩三個小時。早餐後天也熱了,它們便躲到蔭涼的地方休息,晚上要爬到樹上去睡覺。為了尋找食物,它們每天都過著遊蕩的生活,走到哪裏就以哪裏為家,有時為了改善一下單調的生活,它們也好奇地去捕吃飛鳥、野兔和小羚羊。捕捉獵物時,它們並不是躡手躡腳偷偷地潛近獵物,而是“興師動眾”,采用大包圍的辦法進行捕獵。閑下來的時候,有組織的狒狒也搞些“娛樂”活動,跳跳舞,翻翻跟頭,表演者多是年輕和年幼的活潑者。

雌狒狒每年隻生一仔,它們非常疼愛自己的“孩子”。幼仔出生後,先在“媽媽”的腹部下度過一段時間,它們使勁地抓住“媽媽”的肚皮,生怕摔掉。長大一些就能騎在“媽媽”的背上了。有的狒狒母性很強,即使幼仔死了,也舍不得扔掉。北京動物園有一隻雌狒狒,幼仔死了,它仍然疼愛地、癡癡地摟抱著,飼養人員想了好多辦法要把它死去的“孩子”搶過來埋掉,但都落空了。它死死地攥在手裏,最後竟成了“木乃伊”。

在古代埃及,狒狒被奉為“神聖的猴子”。狒狒可以給人們看家、哄孩子和采集鮮果。也曾有人訓練狒狒牧羊,它會盡心地為主人“效勞”。如果羊羔迷了路不會回家了,狒狒會把它們召喚回來。回來後如果發現羊欄裏少了一隻,狒狒會想方設法地找到它們的下落。

豹中珍品——雪豹

豹的種類很多,雪豹是豹的一種,又稱艾葉豹、打馬熱、荷葉豹。雪豹的生活環境不像金錢豹那樣廣泛,雪豹終年生活在高原地區,也就是生活在高山雪線一帶,因其所處的生活環境而得名。雪豹分布於中亞的高山地帶,我國主要產地是青藏高原、新疆、甘肅、內蒙古等地。雪豹原本應該生活在高山雪線以上,但是在冬季雪線以上雪豹難以覓食,因此也會下到雪線以下有人煙的地帶覓食,一般在海拔1800~3000米的地方。到了夏季,為了追逐各種高山動物,比如岩羊、北山羊、盤羊等高原動物,又上升到海拔3000~6000米的高山上。在五六千米高的崇山峻嶺中,沒有樹林,也沒有低矮的植物,雪豹大多生活在空曠地帶,並且多岩石、岩縫的地形中,雪豹的體色恰恰與這樣的生活環境相適應。雪豹體表為灰白色,略微顯出一些淺灰和淡青色,體表上還有許多不顯眼和不規則的黑色斑點、圈紋,顯得華麗珍貴。雪豹的體色是動物學家所公認的貓科動物之中最美麗的一種動物。正是由於雪豹的這種體色,與周圍的環境特別協調,即使白天從它身邊經過,也不易發覺,因此雪豹便於隱蔽獵食,這也是人們很難捕獵到雪豹的一個重要原因。

雪豹體型大小和豹相似,然而頭比豹稍小,體長在1.3米左右。一頭雪豹體重約30~50公斤。雪豹與普通豹除了毛色不同外,最大的特點是它的尾又粗又長,其長度約1米,幾乎與身體差不多長,尾毛蓬鬆而肥大。雪豹體毛比普通豹毛長,腹部的毛最長,背部的毛雖然比腹部的毛要短,但也有6厘米長。雪豹的體毛長且密又柔軟,這也是雪豹極其耐寒的重要原因。雪豹屬於岩棲性動物,多棲息在高山的岩洞或岩石縫間,有固定的巢穴,而且居住數年不換,以至身上落下的毛在窩內鋪得厚厚的。雪豹夜間活動多成對棲息,黃昏、黎明時也很活躍。白天在洞穴內,不外出,人們很難見到它,因此也很難捕到它。生活在高山上的雪豹,凶猛機警和敏捷的程度連金錢豹也比不上它。它的彈跳能力極強,三四米高的岩石,雪豹跳上去就像是走平地一樣,十幾米寬的山澗不在話下,可一躍而過,因此有“高山之王”的美稱。

雪豹在兩歲多的時候性成熟,約在二三月間發情,五六月間產仔,懷孕期大約為95~105天。一胎通常2~3仔。雪豹的壽命一般為20年左右。上麵已經談到雪豹極難發現,人們也很難捕捉到雪豹。因此雪豹是稀有的展覽動物,也是價值比普通豹貴幾倍的動物。我國已把雪豹列為一級保護動物。

“類”人的長臂猿

走進我國自然景色美麗怡人的亞熱帶的大森林,你會聽到一種奇特的洪亮的“唔唔唔,嗬嗬嗬”叫聲。叫聲很有規律,先短後長,最後以短促的聲音結尾,戛然而止。聲音高亢尖厲,由遠而近,逐漸加快,回蕩於山穀之中,數裏尚能聞及。這就是我國著名稀有動物——黑長臂猿的啼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