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0多年前,我國的甲骨文裏就有貝字,這些寶貝從南國送到西安、洛陽等地,在內陸作為貨幣流通,所以我國凡和錢有關的字,大多和“貝”字聯係著如:賒、賬、販等等,說明我國古代社會生活中,凡需用貨幣流通的領域都離不開它,所以稱之寶貝。現今,在非洲一些地區,仍使用寶貝作為貨幣流通,竟如黃金一樣貴重。
海綿是個大旅店
海綿動物的形狀各種各樣,有不少是塊狀,片狀,緊貼在岩石、貝殼或蟹殼上,此外還有指狀、瓶狀、壺狀……它們也呈五彩繽紛,有黃色、橙色、紫紅色、綠色……數不勝數。不論什麼形狀和顏色的海綿,體內都有一個中央腔,水流不停地從身體周圍進入又從頂部的孔流出。一個小小的海綿,每天能過濾100升海水,由於水流快速地流動,吸進無數微生物,同時中央腔內水流含氧充足,海綿本身又沒有什麼防禦武器,因此海綿體內成為許多動物的舒適住所——猶如是個大旅店和避難所,如龍蝦、蟹、對蝦或一些魚遇到危險時就急忙躲入海綿體內。有些小型的魚如鳚、金鱸等竟進入到海綿深處安臥並捕捉食物。有一些褐色管狀海綿內居住著管狀蠕蟲。有一種大型龜頭海綿體內藏著無數的蝦、蟹、蝸牛、海星等等。在一個龜頭海綿中竟發現有16000隻鼓蝦。在鳳仙花海綿體內居住的大多數白色蠕蟲,構成海綿體重的大部分。這些無償地為其他動物提供住處的海綿是無害無毒的。但也有些海綿是有害有毒的,如:褐紅色、直徑1.2米塊狀的鳳仙海綿,它向外的骨針具有一定毒性,潛水員若不小心接觸了它,就會感到痛癢並發生皮疹。有一種叫做鑽孔海綿,它蔓延生長可覆蓋山丘珊瑚群體的整個表麵,並能在珊瑚的石灰質骨骼上向下鑽孔侵入珊瑚群體的內部。另一種鑽孔海綿生長在珊瑚上,並分泌黏液殺死活的珊瑚蟲。海綿有很強的繁殖和生長力,一種籃狀海綿能長到2米高,壽命長達100年。總之,形形色色的海綿是海底奇觀中的一個重要成員。
珊瑚礁的分布
由於造礁珊瑚為典型的熱帶海洋動物,生長發育最適合的水溫是25~30℃,最高不超過36℃,最低為13℃,所以珊瑚礁大致集中分布在南、北緯28度之間。造礁珊瑚生長還要求有充足的光線,隻能生活於不超過50米深的淺海,珊瑚蟲所需的氧氣和糖類是由與其共生的蟲黃藻提供的。蟲黃藻為單細胞藻,據估計每立方毫米珊瑚的內層細胞中有3萬個蟲黃藻。由於進行光合作用必須有光,淺海光線較充足,蟲黃藻從珊瑚體內獲得二氧化碳、氮和磷等進行光合作用製造糖類,放出氧氣,從而加速珊瑚骨骼的生長,若除去蟲黃藻,珊瑚體內積聚大量二氧化碳,則妨礙珊瑚骨骼的增長。此外海水必須含有較高鹽分,約3.2%左右,鹽分是製造骨骼必需的原料。在珊瑚外層細胞中,含有從消化腔吸收進來的鈣和二氧化碳,它們形成碳酸鈣,逐漸分泌到體外形成骨骼,這些骨骼黏結在石灰質岩石上。隨著珊瑚迅速繁殖,骨骼堆積,相互粘連,由水平向外,和垂直向上,擴展形成珊瑚礁,但這個過程是漫長的,據計算,形成高8米的礁壁需要經過5000年的曆程。
珊瑚礁可分成三種:比較接近海岸的是岸礁,遠離海岸的是堡礁,馬蹄形或環形的是環礁。
流眼淚的鱷魚
“鱷魚的眼淚”,是民間用作形容偽善者的一句老話。鱷魚流下眼淚,不是在假慈悲,隻不過是在排泄體內多餘的鹽分。鱷魚的腎髒已經退化了,而生活在海水裏的鱷魚每天不知要喝進多少海水。那麼多的鹽分怎麼受得了?但鱷魚是有法子的,它的眼眶裏有專門處理鹽分的加工廠,能夠把多餘的鹽分濃縮起來,再借道鱷魚的眼睛處的一個專門分泌眼淚的小囊,像眼淚似的淌出去。大海裏的海龜也會流淚,和鱷魚一樣,隻是為了排泄體內多餘的鹽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