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蟲能影響人類的整個世界。它們的數目很多,而且體形比較小,一切活動很容易逃避人們的注意,但這些活動對其他生物都有相當重要關係。在賦有生命的有機體領域中,昆蟲經常作出很多貢獻,特別是它們與植物之間一直保持密切關係。有些昆蟲完成了很重要的花粉傳授工作,使各種不同的植物有機會到處繁殖。為了酬謝昆蟲的服務,某幾種植物開花時會故意多產生一些花粉,作為它們的食糧。昆蟲互相捕殺,有些昆蟲寄生於其他昆蟲的身體上,在這種情形之下,它們又完成一項新的任務,控製了昆蟲的數目。
蠶蛹在繭中生長,最終變為蛾,破繭而出。
在不太直接的基礎上,昆蟲能發生另一種生動的作用,激發生態係統——有機體的整個社會與環境的活動程序。它們隻要不斷移動各種物質,就做好了這件工作。昆蟲齧食枯萎樹葉,會加速物質的分解,齧食新鮮樹葉,會加速它的轉變,使其成為蟲糞。吮吸樹液的昆蟲也會促使植物的養料能迅速透過細胞壁,向外滲出。這些情形的結果,使生態係統永遠保持非常快的新陳代謝,以便能對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太陽能,作充分的利用。
談到了解寶貴的農作物,就很難想到昆蟲對人類的種種好處。人類隻知道研究怎樣可以消滅對人類有害的昆蟲。結果,科學家在多年探索後,發明了有效的殺蟲藥,問世以來大家紛紛采用。可是,過了一段很長的時間才發現,化學殺蟲劑不光是殺滅了害蟲,同時也殲滅益蟲。除此以外,土壤與空氣又受到這種化學藥劑的汙染,情況惡劣,危及其他動物——包括人類自己。在殺蟲藥的掃蕩下,害蟲雖然受到威脅,但可能有一些種類,不受影響,仍能生存。它們繼續繁殖,生出的下一代,對化學殺蟲劑逐漸產生了抗藥性。
生理上的控製可能是消滅害蟲與傳病昆蟲的較佳方法。例如,利用一種細菌混入水中,能使某種毛蟲生病死亡,但對蜜蜂及其他昆蟲則毫無影響。昆蟲在交配期間發生的求偶氣味,也可以設法利用,限製昆蟲數目的增長。隻要送出這樣的氣味,就能擾亂昆蟲的交配行為,使其不能生殖。另外一種做法,是用激素阻止昆蟲的生長,使其不能成熟,或用放射線改變某幾種害蟲(例如可以傳染瘧疾的蚊子)的遺傳因子,使其不能繼續危害。
各種昆蟲當中,能夠分泌某種物質供人類吃、用、買賣的昆蟲為數不多。但人類對這幾種昆蟲都十分珍視並予以飼養。紫膠蟲,會分泌紫膠,性質類似樹脂,可用以製造清漆、封蠟與墨水。另外一種介殼蟲普通稱為胭脂蟲,會分泌美麗的紅色顏料。胭脂蟲最初產於墨西哥,從很古的時候起,墨西哥人就用這種昆蟲分泌的顏料製漆或染布。蜜蜂當然是人所共知可以在養蜂場中飼養的昆蟲。除了甜美的蜂蜜以外,蜂蠟也有商業價值,能製造多種產品,包括汽車蠟、蠟燭及家具漆。還有蜂王漿,是一種營養價值很高的、有醫療作用的滋補品。
絲——一種非常優美的纖維——也是昆蟲的分泌物。這種昆蟲叫做家蠶。中國從遠古的時候起就知道養蠶繅絲,現在已經有幾千年的曆史。我們目前見到的都是家蠶,野蠶早已絕跡。為了取得小量的生絲,養蠶的人要用數以噸計的桑葉飼育無數蠶兒。這種辛苦過程,可以說明為什麼絲綢一直是人類喜愛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