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燮(1693-1765年)是揚州八怪之中最受人們稱道的畫家。他字克柔,號板橋,江蘇興化人,曾任山東範縣、濰縣知縣,因開倉賑災,被誣告貪婪,罷官歸家,後在揚州賣畫為生。他的詩書畫,在思想內容方麵都具有一定深度和廣度。繪畫上擅蘭、竹、石,尤精墨竹,學徐渭、石濤、八大山人的畫法,擅長水墨寫意。主張繼承傳統“學七撇三”“師其意不在跡象間”。創作方法上,提出“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三階段論,“眼中之竹”是觀察客觀物象所得到的印象;“胸中之竹”是指藝術創作時的構思,包括對客觀物象的本質分析、個人的獨特感受、以及如何表現“此意”的特定藝術形式;“手中之竹”則是出之於手、發之於毫端、形之於縑素的畫麵,三者既有聯係,又有所不同。鄭板橋特別強調要表現“真性情”“真意氣”,他筆下的竹,往往就是自己思想和人品的化身。如《濰縣署中畫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自題詩曰:“衙齋臥聽蕭蕭竹,疑是民間疾苦聲;些小吾曹州縣吏,一枝一葉總關情。”借畫麵之竹,傾訴對民間疾苦的無限同情。他還提到:“凡吾畫蘭、畫竹、畫石,用以慰天下之勞人,非以供天下之安享人也。”因此,他的墨竹,往往挺勁孤直,具有一種孤傲、剛正、“倔強不馴之氣”。在藝術手法上,強調“意在筆先”,用墨幹淡並兼,筆法瘦勁挺拔,布局疏密相間,以少勝多,具有“清臒雅脫”的意趣。還重視詩、書、畫三者的結合,用詩文點題,將書法題識穿插於畫麵形象之中,形成不可分割的統一體。尤其是將書法用筆融於繪畫之中,畫竹是“以書之關紐透入於畫”(《題畫竹》),畫蘭葉是“借草書中之中豎、長撇運之”,進一步發展了文人畫的特點。因此,鄭燮的作品,不僅具有深邃的思想性,而且產生耐人尋味的藝術情趣。代表作品有《墨竹圖軸》《蘭竹圖軸》(藏故宮博物院、上海博物館、遼寧博物館)等。鄭燮存世作品有不少偽品,其門下木匠譚子猷據傳就是得其形似者,然筆力軟弱,苔點多而呆板,亦無真跡神韻。另外,在濰揚、揚州等,均有贗品充斥。

金農(1687-1764年),被稱為八怪之首,在當時聲望很高。字壽門,號冬心,又號稽留山民、曲江外史、昔耶居士等,浙江仁和(今杭州)人。博學多才,精篆刻、鑒定,舉博學鴻詞落選,心情抑鬱,周遊四方,晚年賣畫為生,生活清苦。他50歲才開始學畫,由於學問淵博,瀏覽名跡眾多,又有深厚書法根底,終於成為一代名家。秦祖永《桐陰論畫》評其“涉筆即古,脫盡畫家習氣”。他兼擅山水、人物、花鳥,尤工墨梅。所作梅花,枝多花繁,生機勃發,往往以淡墨畫幹,濃墨寫枝,圈花點蕊,黑白分明。還參以古拙的金石筆意,形成質樸、蒼老的風格。《冰雪之交梅花冊》枝幹盤曲,濃淡墨色交融,以拙樸線條圈花,濃墨點蕊;布局繁而不亂,疏而不散,每幅畫都各具神態。他的山水以意境取勝,景色簡略,筆墨稚拙,造境別致,具畫外之趣。如《山水人物圖冊》(藏故宮博物院)中的“采菱圖頁”,遠處一抹青山,空闊湖麵菱花嬌豔,采菱女子駕駛輕舟蕩漾其間,猶如飛燕穿梭花叢,極富詩意。“荷塘圖頁”突出滿池荷葉和長亭幽人,也散發出濃鬱的消夏意趣。他的人物肖像畫更加古拙,逸筆草草,不求形似,顯得十分外行,但人物之神態、特征卻捕捉得很準確。《自畫像軸》(藏故宮博物院)中垂於腦後的發辮、特長的手杖、異於他人的外貌和極為稚拙的筆道,生動地表現了畫家本人奇古怪僻的性格。金農獨創一格的繪畫在當時影響很大,八怪之一的羅聘就是他的弟子。金氏有不少作品,尤其是梅,多由羅聘、項均和童子陳彭代筆。其區別在於,金農筆法生拙而清秀,羅聘則多蒼厚之趣,行家的味道多一些。

李鱓(1686-1762年),字宗揚,號複堂,又號懊道人,江蘇興化(今屬江蘇揚州)人,康熙五十年中舉,五十三年曾供奉內廷,後出任山東滕縣知縣,“以忤大吏罷歸”,至揚州賣畫為生。他自幼喜愛繪畫,十六七歲已成名,供奉內廷時,曾隨蔣廷錫學畫,後又向指頭畫家高其佩求教,在揚州又從石濤筆法中得到啟發,遂以破筆潑墨作畫,風格為之大變。所作花卉,放筆寫意,不拘法度,潑墨淋漓,縱橫馳騁,於揮灑脫落中見規矩,不拘形似中得天趣。所畫《土牆蝶花圖軸》(藏南京博物院)、《鬆藤圖軸》(藏故宮博物院),隨意點染,橫塗豎抹,卻不失整體感和層次感。當然,他晚年部分作品,確有些一味霸悍,筆墨過於草率放縱;習氣所致,畫麵也缺乏變化。他與鄭燮、高翔等人交往密切,繪畫上與金農齊名。

黃慎(1687-1770年),字恭懋,號癭瓢子,又稱東海布衣,福建寧化人。自幼家貧,從小就作畫謀生,早年師法上官周,多作工筆,中年以後變為粗筆寫意,擅長人物、山水、花鳥。以人物畫最為突出,題材多為神仙佛道和曆史人物,亦有現實生活中的形象。《伏生授經圖軸》(藏天津藝術博物館),人物比例準確,線條工勁流暢,山石勾皴謹嚴,當為其早年工筆之作。《漱石捧硯圖軸》(藏故宮博物院)、《東坡玩硯圖軸》,用筆迅疾,衣紋頓挫,線條硬折虯結,墨色濃淡相間,人物軒昂,富有氣勢,為其成熟後的代表畫風。《醉眠圖冊頁》(藏天津藝術博物館)更加大膽潑辣,於迷離撲朔中見形象神韻,當屬於他大寫意的傑作。他的花鳥畫宗法徐渭,亦縱逸潑辣,揮灑自如,如《瓶梅圖軸》《菊蟹圖軸》等。黃慎擅草書,從章草脫化而出,其枯勁運筆亦用於繪畫之中,故畫麵多幹枯、飛白和迅疾之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