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恐龍先會爬坡再會飛行(1 / 1)

現代鳥類據認為起源於恐龍,但恐龍到底是怎麼學會飛的呢?美國蒙大拿大學戴爾教授提供的一種最新解釋認為,恐龍可能是在快速爬斜坡的過程中,掌握了使前肢像現代鳥類翅膀一樣上下運動的技巧,最後進化產生了飛行能力。

他利用加速度計和高速攝像機對山鶉在爬坡過程中翅膀的運動情況進行分析後發現,剛孵出窩、還不能飛的幼鳥,能夠靠著翅膀的上下拍動,爬上50度的斜坡;年紀稍大一點的鳥,可借助翅膀扇動,在90度的垂直麵上爬行;完全成年後的鳥,則能基本上憑借翅膀的撲動而抗拒重力,使身體停靠在105度的懸掛物的底側。研究還發現,那些翅膀被部分剪掉或完全去除的山鶉幼鳥,其爬斜坡能力比翅膀正常的鳥要小。

戴爾的分析結果表明,鳥類的翅膀即使在不用於飛行時,也能夠通過上下扇動,增進鳥腿與地麵間的吸附力,幫助鳥兒穩立於斜坡。他據此推測說,一些兩足行走的小型恐龍在斜坡或垂直的樹幹上追逐時,帶羽毛的前肢也許產生了類似的運動。前肢的這種運動方式經過改進後,或許能幫助恐龍短暫地騰空,在此基礎上經過進化,恐龍說不定最終學會了飛行。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進化生物學家巴迪安評論,戴爾的發現使相關研究領域“豁然洞開”。資助研究的美國全國科學基金會的紮梅爾則認為,這一發現“也許有一天可以幫助人類設計出用於陸地和空中飛行的更有效運載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