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恐龍真的滅絕了嗎(1 / 1)

七 恐龍超級遐想之謎

長期以來,在大多數人印象中,恐龍是在6500萬年前左右被一顆大隕星撞死的似乎已成定論。但實際上,迄今為止,科學家們提出的對於恐龍滅絕原因的假想已不下十幾種,比較富於刺激性和戲劇性的隕星說不過是其中之一而已。

有關學者提出下列原因:

1.6500萬年前地球氣候陡然變化,氣溫大幅下降,造成大氣含氧量下降,令恐龍無法生存。

2.恐龍是冷血動物,身上沒有毛或保暖器官,無法適應地球氣溫的下降,都被凍死了。

3.白堊紀末期可能下過強烈的酸雨,使土壤中包括鍶在內的微量元素被溶解,恐龍通過飲水和食物直接或間接地攝入鍶,出現急性或慢性中毒,最後一批批死掉了。

4.地球上曾經有一段被子植物時期,這些植物含有毒素,恐龍吃它們吃得太多了,體內毒素聚集過多,都被毒死了。

5.恐龍年代末期出現了最初的哺乳類動物,這些動物屬齧齒類,可能以恐龍蛋為食。這種小動物缺乏天敵,越來越多,最終吃光了恐龍蛋。

小行星撞擊論很快獲得了許多科學家的支持。1991年在墨西哥的尤卡坦發現一個發生在久遠年代的隕星撞擊坑,這又進一步證實了這種觀念。

但也有許多人對這種小行星撞擊論持懷疑態度,因為事實是:蛙類、鱷魚以及其他許多對氣溫很敏感的動物都頂住了白堊紀而生存下來了。這種理論無法解釋為什麼隻有恐龍死光了,而別的生物或多或少有幸免於難的。

巴克認為,疾病是導致恐龍死亡的真正原因,但恐龍並未因此滅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