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軍事科學(1)(3 / 3)

在核潛艇上流汗最多的數副機班的兵。這群被稱為生活在“赤道”上的艇員,工作環境的周圍是高溫管路和轟轟隆隆的噪音。副機軍士餘衛東粗略地算了一下說:“我們一天每人差不多要飲水近15公斤。”領“銀牌”吸新鮮空氣核潛艇在水下潛航,已經20多天沒浮出水麵,水兵們不得不一天到晚呼吸混濁的空氣。

一個月光柔和的夜晚,艇員們終於熬到“藍鯨”在海麵上露出了“魚翅”。

“報告值更官請示上艦橋!”張選東的戰位在二艙,正好對著升降口,他向機電長請示。“可以!”機電長同意。這一下張選東別提多高興了,他一手交出藍色的水兵手冊,從機電長手裏接過用紅綢布條拴的一個銀牌牌,掛在脖子上,爾後才能登上艦橋。“打開升降機口!”霎時,新鮮空氣呈霧狀從升降口而入,聞了幾十天“艇上的味”,一下聞到撲麵而來的新鮮空氣,反而感到一陣惡心,受不了。狠狠呼吸幾口之後,肚子舒服了,腦子清醒了,嗓子也才滑潤起來。

〖MZ(2H〗救死扶傷的“子彈”與“炸彈”〖MZ)〗在戰場上,子彈和炸彈都是殺傷力極強的武器。隨著科技事業的高速發展,如今,這些令人生畏的子彈和炸彈,經過改造,又進入了醫療世界,為“救死扶傷”作出了新的、獨特的貢獻。

美國近年研製出了一種奇特的炸彈,它不僅不傷人,相反能救人。這種炸彈內裝的是急救藥品和鎮靜劑,炸彈在爆炸時能把這些藥劑擴散到附近的人體上。

當醫務人員因種種原因難以接近傷員時,隻需扔出這種炸彈,就可以對傷員進行急救。

子彈也能救死扶傷。美國一家醫學院研製出一種“急救子彈”,這種子彈中裝有止血藥和其它急救藥物,用特製的手槍發射,射程50米。“子彈”射入人體後迅速溶化,把藥物擴散到人體內。這種“子彈”在戰場上對急救傷員具有特殊的作用。登山隊員、地質勘探人員因缺氧暈倒在山頂上,建築工人高空作業時發生事故,而急救人員一時又不能抵達高處,也可以開搶射出這種“子彈”進行急救。

讓“炸彈”擔任“外科醫生”,這在世界醫療史上是前所未有的。這一奇跡是美、法兩國的科學家共同創造出來的。專家們經過長期研究,製造了一種特殊的“微型炸彈”,在治療泌尿係統結石時,隻要用一種特殊器械帶著一枚這樣的“微型炸彈”,順著患者的尿道送進膀胱,夾住結石進行定向爆破,便可將幹棗大小的結石炸成幾片,從尿道排出。這種醫療不需手術,對膀胱絕無損傷,患者也無痛苦之感,真是神奇至極!

〖MZ(2H〗發射火箭為什麼要倒計時〖MZ)〗人造衛星、宇宙飛船的發射,核裝置的起爆等,都是采用倒數計時的發射程序。那麼,為什麼要采用倒數計時而不是順數計時的發射程序呢?

1926年3月16日,美國克拉克大學的物理學教授哥達德在那薩諸寒州的奧本市市郊的一個農場,成功地把一枚3米長的火箭送入高空,這是世界上第一枚液體燃料火箭。德國的烏發電影公司由此決定拍攝世界第一部描述太空旅行的科幻片,取名《月球少女》。導演弗裏茲?朗格為了加強影片的喜劇效果,在火箭發射的鏡頭中別出心裁的設計了倒數計時發射程序。這一發射程序引起了火箭專家們的興趣。他們認為這種倒數計時發射程序非常符合火箭試驗規律和人們的習慣,即簡單、清楚、準確,又突出地表示出火箭發射準備實踐的逐漸減少,使工作人員思想集中,產生準備時間即將完畢,發射馬上就要開始的緊迫感。從此,倒數計時發射程序就被世界各國普遍認可采用。

〖MZ(2H〗蛇給兵家的啟示〖MZ)〗蛇的視力近乎零,可它卻異常靈活。分布在南美洲的響尾蛇多在夜間活動,它卻能在漆黑的夜間及時發現並準確地捕獲在幾十米以外活動的田鼠。

科學家們在對蛇研究時發現,蛇是借助它的眼睛與鼻孔之間的一頰窩,進行“熱定位”的。它能在相當遠的距離上感知目標1%℃的溫度變化,而反應時間不超過1/10秒。科學家稱其為“熱眼”。

在蛇的“熱眼”功能啟示下,聰明的軍事仿生學家設計出了種種紅外線自動跟蹤裝置,其靈敏度已遠在眾蛇之上。無論槍炮、艦船,還是夜航的飛機,乃至軍事衛星上,它們都可以大顯身手。不過美中不足的是人造儀器的“個頭”尚遠遠大於蛇之“儀器”。美國經過多年的研究試驗,製造出了“響尾蛇”導彈。這種導彈裝有“熱眼”——紅外線自動跟蹤製導係統。它不僅可借助發動機發出少量熱量來追蹤飛機與艦艇,而且還能根據目標在空中或水中留下的“熱痕”,跟蹤追擊,直到擊中目標。

蛇身結構,也給人啟發不少。各種履帶式大型戰車,其履帶結構不論怎樣變化,但終不離蛇類環狀柔韌結構之宗的。

可以預料,兵家以蛇為本,必將創出更多的仿生奇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