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煉丹家從很早的時代起便研究水銀的變化,他們對水銀的其他化合物也是有研究的。例如唐人煉丹著作《太清石壁記》有“造水銀霜法”(水銀霜就是升汞或氯化亞汞):先把水銀和錫以不同溫度分別加熱,使成錫汞齊,然後搗碎加鹽,和以太陰玄精(氯化鎂)、敦煌礬石(粗石膏)或絳礬(含鐵粗石膏),用樸硝末(硫酸鈉)覆在上麵,加熱七晝夜。我們現在看來,汞和氯化鈉、硫酸鈉共熱是能生成氯化汞的,氯化汞和多餘的汞再起作用,就會生成氯化亞汞。這個方法很複雜,後世生產水銀霜的方法已經比較簡單了。
關於汞和其他金屬形成汞齊的作用,古人在煉丹實踐中早就注意到了。魏伯陽所謂“卒得金華,轉而相親,化為白液,凝而至堅”,說的就是汞的這種作用。他們製成的汞合金,除錫汞齊以外,還有金、銀、鉛等金屬的汞齊。劉安的《淮南子·修務訓》說,“明鏡”要“粉以玄錫”,“玄錫”就是鉛汞齊,古時用作製銅鏡時候的拋光劑。南北朝時期的陶弘景說:水銀“能消化金、銀使成泥,人以鍍物也。”這說明製作金銀汞齊的方法在南北朝的時候已經普遍用於生產。宋人《諸家神品丹法》中有“化庚粉法”,就是利用金汞齊製造金粉的方法:先製成金汞齊,再加入食鹽,然後蒸發掉水銀,溶掉食鹽,留下來的就是粉末狀的黃金。宋人《感氣十六轉金丹》書中有“十四轉紫河車法”:丹砂四兩,雄黃四兩,生汞二兩,同研成粉末,在丹爐中密閉加熱六十日,就成所謂“紫河車”。用少許紫河車可以“幹汞一兩,其色轉黃”。有人這樣解釋這一反應:三種藥物加熱以後可能形成一種紅褐色的固體溶液(紫河車),取少量這種固體溶液加入水銀中,可能又使水銀變成一種黃色固體溶液。不難理解,古代煉丹家研究汞的這種反應,也是為了尋求一種能“點”水銀成黃金的“神丹”。在當時的條件下,他們這種想法是不能實現的,但是他們的實踐卻擴大了人類對自然現象的認識。
金屬鉛和它的化合物在我國出現很早,我國勞動人民大約在漢代以前已經在製造化妝用的胡粉,就是堿式碳酸鉛(胡粉是糊麵的粉,不是胡人的粉,見漢劉熙:《釋名》)。“胡粉投火中,色壞還為鉛”(《周易參同契》),這種變化引起了煉丹家的注意,把它當作重要研究對象之一。他們除用鉛製造鉛汞齊外,還用它製備黃丹,就是四氧化三鉛。《抱樸子·黃白篇》說:“鉛性白也,而赤之以為丹;丹性赤也,而白之而為鉛。”這是說鉛不止用來製作白色的胡粉,而且還可以用來製作赤色的黃丹,把黃丹投入火中,也一樣會“色壞還為鉛”。比較晚的煉丹家對鉛的化合物還有許多研究,例如唐代清虛子的《鉛汞甲庚至寶集成》中有“造丹法”,用鉛、硫、硝三種物質經過溶化和“點醋”等手續,可以製得一種叫作“黃丹胡粉”的粉末,可能是不純的醋酸鉛。
“金性不敗朽,胡為萬物寶。”(《周易參同契》)煉丹家認為服用金銀礦物等“不敗朽”的東西,可以使人的血肉之軀也同樣“不敗朽”,因此他們不僅要設法服用這些東西,還要用人工方法煉製藥用的金、銀。從漢朝的劉徹、劉安開始,許多帝王將相豪門貴族都曾經招致煉丹家替他們煉金。這一目的在那時是不可能實現的,但是他們在勞動人民生產經驗的基礎上,在冶金方麵的確有不少發明創造。葛洪在《抱樸子·黃白篇》中說,在他的時代,煉丹家有《神仙經·黃白之方》二十五卷,共一千多首方子;另外還有《黃白中經》等書,講的都是煉“金”、“銀”的方法,就是所謂“黃白術”。他還提到錫、鉛、汞等可以用藥物化為“金”、“銀”,說明晉代煉丹家已經能利用各種賤金屬製成各種黃色或白色的合金。南北朝時期陶弘景在《名醫別錄》中說,雄黃“得銅可作金”,說明那時煉丹家已知利用含砷礦物煉製銅砷合金。到唐、五代時期,據《寶藏論》所載,當時市麵上曾經流行假金十五種,假銀十二種,都是用藥物“點”、“化”而成。這種煉金活動在我國古代曾經盛極一時,直到宋代還沒有結束,宋真宗趙恒(968~1022年)就曾命方士王捷替他用鐵煉製“鴉觜金”,鑄成“金”龜、“金”牌賜給近臣。
煉丹家對於硫磺、砒霜等具有“猛毒”的金石藥,在使用之前要先用燒灼的方法“伏”(馴服)一下,使它們失去或減少原有的毒性,這種手續叫做“伏火”。“伏火”法起源很早,方法有時隻用火煆燒,有時另加其他易燃的藥物。唐初孫思邈(581~682年)有“伏硫磺法”:硫磺、硝石各二兩,研成粉末放石鍋中,用皂角(含碳)三個引火,使硫和硝起火燃燒,火熄後再用生熟木炭三斤來拌炒,到炭消三分之一為止。唐憲宗元和年間(778~820年),煉丹家清虛子有“伏火礬法”,所用藥物是硝石、硫磺各二兩,馬兜鈴(含碳)三錢半,和孫思邈“伏硫磺法”用藥幾乎完全相同。伏火的方子都含有碳素,而且伏硫磺要加硝石,伏硝石要加硫磺,可見煉丹家是有意使藥物容易起火燃燒,以去掉它們的“猛毒”的;不過現在從化學上看,這種處理手續的目的是不很明確的。但是,由於經常因給藥物“伏火”而引起丹房失火的事故,卻使唐代煉丹家取得一項重要經驗,就是硫、硝、炭三種物質可以構成一種“火藥”。大約在晚唐時候,這一配方已由煉丹家轉入軍事家之手,這就是我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的黑色火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