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王風委蔓草,戰國多荊榛(四)(1 / 2)

鎬京城西畔,九嶷山脈連綿數千裏,雖與那動輒十百千萬裏的外域諸峰不能想比。但也高峰插天,聳入雲霄。主峰翠屏峰高四千丈有餘,仿似接穹天連碧落一般。峰頂罡風凜冽,寒冰積聚,竟將山頂都變得跟玉石一般。加上雲海處其下,天光絢爛,立於此處,當真是手摩霄漢,上接重天。指摘星辰,彈扣日月。

往東看去,就可以看到哪占地不知多廣的鎬京城,坊市密布,人聲鼎沸,五重城牆一層又一層的堆疊,將中心處皇城所在帝丘保衛的嚴嚴實實。

不過聶虛此時已經不再峰頂,那透骨罡風著實讓他這個已經凝煞大成的真武修士都有些受不了,當然,也跟其修持了那以在命星境前無有一絲神異的先天甲乙青帝木皇神變加持法有關,僅能倚仗肉身硬抗。他來著翠屏峰可不是看這人世山河莽莽,而是在準備借此地利在五日後的驚蟄時,趁著春雷一動,萬物生發時采煉乾天罡氣。

一邊想著,一邊順著山道奔馳而下,沒多久就來到了山腰平緩處。和山頂冰雪冷冽不同,此處微風和煦,溫暖如陽春三月一般。石上泉水淙淙,林木蔥蘢欲滴。異獸珍禽,往來穿梭。旁邊則是一片廣大殿宇,雲霧繚繞,梵唄綿延,鬥拱飛簷,檀香陣陣。

正是離國第一大寺大報恩寺,離國太祖雖崇道,但幸好今離國奉德太後開明,勸先帝同待道門以外釋、儒、景等大教,不可輕慢。

於是才有這諸多離國皇親國戚出資在這翠屏峰所建大報恩寺,為離國祈福。供奉三世諸佛,八大菩薩,終日梵音不絕,直若地上佛國。後來國中越加信奉釋門,這裏也就成了一處禮佛盛境。今上登基後越加優容,更是興盛。

許多遊人到這鎬京也多半喜歡在此借宿。聶虛也是如此,夜晚修行,其餘時間趕路。中間實在不耐那駑馬愚鈍,買了匹上等好馬,雖一路走走停停,竟也不慢隻用了二十一日便到了鎬京城外,正好趕上驚蟄將到,整飭精神一舉煉罡成道。

他回到寺中後院房中,跟院外沙彌說了聲晚飯不用送來之後,便開始斂心靜坐。隻見聶虛雙足跏趺,將左足置於右腿上,再將右足置左足。脊椎豎直,每一錐體如珠算珠子疊豎一般,自然正直。兩肩舒張但沒挺胸,右手掌置於左手掌上結成定印放於臍下,頭不俯仰歪斜,內收下頦,雙眼微閉,舌舔上齶。呼吸之間既無聲音,也不結滯,也不粗浮,雖慢慢處在極靜的時候,也不覺鼻息出入,氣息若存若亡,成就息相,慢慢進入甚深定境。

隨著聶虛進入定境,隻見遠處大雄寶殿供奉的三世諸佛中的現在佛法海雷音如來的宏偉金身輕輕顫動,隨後佛像麵露智慧祥光,腦後千重光輪綻放,無量智慧、無量般若、無量金剛、無量慈悲、無量清淨、無量光明凝聚其中。

端坐千葉蓮台寶座,法眼微閉,似是心中在默默觀照周天諸般事務,給人智珠在握,乾坤在於一心之感,正是無一不明,無一不曉,西方正覺、現在世尊、釋門教主法海雷音如來一縷應化化身臨塵。

隻見這尊金身舉起兩隻紫金手臂,捏出了一個本不應該在此界出現的手印。隨著手印漸漸成型,隻見佛陀金身的千重光輪中,一顆頭顱大小的晶瑩舍利子虛影帶著一圈圈純淨澄澈的佛光漸漸化為實體,佛陀所證見的十二因緣虛影好似十二諸天,圍繞著舍利子不斷轉動。

此時,金身各曲紫金色臂,將左手食指直豎,以右手小指纏握住左手食指第一節,而左手食指端支柱著右拇指第一節。雙手握成金剛拳,一股無與倫比的煌煌異力隨著這一個手印從釋教所言虛空法界之中迅速凝聚而來。正是佛門之中,以左手表眾生五大身,右手表五智五佛之賓冠,意味將賓冠戴於眾生之形狀,令眾生迅速成佛,最是殊勝的幾種無上手印之:

大法界印!

隻見佛陀就在這一個手印捏成之後,大報恩寺無數修為臻至禪定境界的高僧,都感覺到寶殿中異動,虛空法界無窮神力與端坐於大雄寶殿青蓮華上的法海雷音如來金身融為一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