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王風委蔓草,戰國多荊榛(四)(2 / 2)

那種至高無上的偉力清晰的映照在每一個僧人的心頭,令得他們不由自主的念出佛號!

“南無法海雷音如來!

伴隨佛號,佛陀金身越發殊勝莊嚴,清聖梵光似要遍照九天十地。一股天下無敵、唯我獨尊的無上意境從金身身上慢慢散發出來。

第一時間就到了大殿中的大報恩寺方丈曇尊,早在金身異動開始結印之時就隱隱有所猜測,但真正見到這至高無上的法印成型降臨時,依舊驚駭的麵無人色的驚叫出來!

“大法界印”曇尊和尚其內心之驚喜、彷徨、驚恐,此時,是不足為外人道的。這時,法印已然成型。隻見一朵紺青千葉蓮華在大報恩寺上空出現,搖曳生輝。

蓮花之巨大,遮蔽了整座翠屏山。不過一個萬字符印突然自翠屏山顛出現,將這一切阻於結成的無形屏障之內,山外他人一點點都不能見此勝景。

而隨著青蓮華的每一次輕搖,就有六合寰宇無量的念力被蓮葉吸收,而端坐在大殿之上的那一尊佛陀金身,隨著這方世界各個地方湧來的無量信仰,不斷的變得更加真實,至如活人。

隨即,一雙悲憫眾生的金色雙眼從佛陀正對著西方的那一張麵容之上首先睜開;隨後又是一雙純淨明亮仿佛蘊含著無窮智慧的眼眸從正對著東方的方臉浮現;再然後南北方向,也各自張開或是高高在上,或是冷漠無情的不同法眼。

隨後,雙手解開印訣,四隻泛著紫金光華的手臂之上,分別凝聚出佛經,權杖,明輪,念珠四樣佛寶,象征著智慧,力量,光明、輪回。

在這這尊金身的頭頂,舍利化作實質。綻放四十二道舍利元光,周遭十二因緣所化十二道漩渦圍繞旋轉,好似世界的胚胎,又像是宇宙的種子,孕育著萬佛的初始,一切的盡頭。

“我若證得無上菩提。成正覺已。所居佛刹,具足無量不可思議功德莊嚴。無有地獄、餓鬼、禽獸、蜎飛蠕動之類。”

“所有一切眾生。以及焰摩羅界、三惡道中,來生我刹,受我法化,悉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複更墮惡趣。是願,乃作佛。不得是願,不取無上正覺......”

這一尊巨大的佛陀金身開口便說出了一段蘊含著無上榮耀,無盡艱苦的宏願誓言。在這一個刹那,無量清聖梵光從佛陀金身之上往天地擴散開來。隻是唯有佛門中人才有所感覺,感覺到這安寧自在、解脫極樂,能照耀九天十地,四海深淵,蒼穹幽冥的清聖梵光。

圍繞著舍利子不斷轉動似十二諸天般的十二因緣也越發真實,輕微跳動。

所謂十二因緣,也稱十二緣起支。是過去大日如來自修自證得到的真理,指從“無明”到“老死”這一過程的十二個環節,因果相隨,三世相續而從無間斷。使人流轉於生死輪回大海,而不能得以出離。

一切眾生,實是本來清淨,由於過去一念無明妄動,便有行為造作,有行為造業便有入胎之識。有入胎之識便有現生之胚胎,有了胚胎便具備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

出胎後,六根就會有六種觸覺,有六種觸覺便有六種感受。有感受便懂得愛,懂得愛之後,就會執著,極力去奪取,有所奪取,便會形成未來世之業因。有了未來之業因,就會領受來世之生。有生就必然會有老死,及一切憂愁悲傷苦惱。

這就是十二因緣的順生門,反過來就是這就是十二因緣的還滅門!

也就是隻要沒有無明妄動,就不會有行為造業;沒有行為造業,就不會有入胎之識;沒有入胎之識,更不會有胚胎這個色身!

沒有色身,就不會有六根存在。沒有六根,就不會有六種觸覺。沒有觸覺就沒有感受。沒有感受便沒有愛。沒有愛就不會有執著奪取。

沒有執著奪取,就不會有未來生之業因。沒有未來生之業因,就不會有未來世之生。沒有生,就不會有老死,及憂傷悲苦。

按照道門的說法,這便是太上忘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