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王風委蔓草,戰國多荊榛(五)(1 / 2)

在那法海雷音如來一點真靈降世的時候,沉入了甚深定境的聶虛,他的一點心意精神正穿越了時空,跨越了法界。踏足到了一處由玻璃寶玉所成平整地麵。

聶虛顧目四盼間,處處都是光明,芬馥的香氣沁人心鼻。他內心安定,照著冥冥一點指引往前而去。走著走著,他走過了由帝青寶作成的渾厚城廓。來到了由金銀砌成的寬廣大道之上。首先看到的,就是這方淨土最中心的那一尊佛陀金身,在其身後。還有一座似乎凝聚了佛門四萬八千法門的巨大法幢。

聶虛看到那尊佛陀慈悲溫潤的眸子隔著虛空望到了他的眼中,隻是一眼,便令他在一瞬之間取得了許多青帝贈與他的記憶。隻是對他而言,仿佛隻是覺醒了宿慧一般,不知其來,自然而然就知道了。他發自內心的停在了原地,四周由各種寶石裝飾的樓、宮殿、小樓屋上飛簷及窗戶、欄楯都無法再吸引其一分一毫的注意力。也就是在這一刹那,聶虛知道了這尊法幢世界佛陀的法號,對著金身,聶虛躬身一拜,“禮敬法海雷音如來!”

隻見佛陀默然,隨後一指身下青蓮華,分出半座。聶虛便見自己身形一變頭戴紺發冠,眉間放索毫光,普照一切。身相黃金色,結智拳印。身被袈裟。跏趺坐於大蓮花上,入甚深禪定。

大道兩邊的天香寶樹,排列成行,樹枝上懸掛著天繒彩帶。垂下的寶鈴在微風吹拂下演奏美妙動聽樂章,似乎在讚頌佛法的無常、苦、空、無我。

在這一刻,聶虛心中有一種想要離開真界,心意念力停駐在這方淨土的想法。隻要不回那個汙濁的凡世,他一定可以在“佛”的指引之下,求得正覺大解脫。

幸好在關鍵時刻,聶虛身上的枉死城、刑神戈劇烈顫動,將聶虛從甚深禪定境界拉回來了他。讓他意識從無邊的妙境之中掙脫了出來,回到了那個大報恩寺小院客舍之中。

在離開之前,他看到了佛陀溫潤慈悲的眸子之中透露出來的讚賞之色,法幢世界中所有生靈也為他身離寶座,再入凡塵的悲憫齊聲大讚。

遠處,大雄寶殿中,主持曇尊和尚隻感覺到一股前所未有的清淨自在之意從上方佛陀金身中透出,緩緩滲入了他蒼老腐朽的肉身之中。

那原本就深不可測的曇尊老和尚眉宇之間再次泛起縷縷慧光,而那顆金身之上已經結為實體,潔白晶瑩,如同鵝卵大小的舍利子在一陣顫抖之後,猛然炸開,化作了一個深邃神秘的漩渦。

曇尊當即將畢生苦修的精神念力湧入其中,似乎溝通了一個似真還虛,似幻卻實的諸天世界。隨後,就像是神跡一樣,已經走到生命盡頭的老和尚,枯瘦的形體開始漸漸飽滿起來,如同老樹一樣的皮膚也開始變得平滑,一點點暗黃的斑點褪去,化作了如同黃色晶玉一樣的無瑕軀體。

轉瞬之間,原本那個蒼老的曇尊和尚已經消失,變作了一個麵目方正,容顏悲憫的年輕僧人。唯有那一雙滄桑的眸子,才能夠讓身後許多僧人和尚看出,這就是自家那個主持師伯祖。麵朝金身,行最高佛禮。口中道:“小僧敬領佛旨,叩謝法幢世界法海雷音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禦丈夫、天人師、佛、世尊!”

......

客舍之中,無數美妙奇異香花突兀出現,紛紛落下,將聶虛映照的神聖光明。

聶虛睜開自己的雙眼,感知道腦海裏自然出現的許多知識感悟,似乎再次看到了那個蘊含無盡奧秘的法幢世界,他的眼角不自覺的流露出一絲晶瑩的淚光。這是感動,也是解脫,他在這個時候才知道,原來那佛門大法,的確可以拯救沉淪在紅塵之中的悲苦眾生。

“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有眾生生邪見家。於佛法僧不生淨信。遠離無上菩提之心。若聞我名至心稱念。由是力故。無明邪慧日夜消滅。於三寶所深生正信。不複退轉乃至菩提!”

“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有眾生。生在邊地。由近惡友造眾罪業不修善品。三寶名字曾不經耳。命終之後墮三惡趣。彼諸眾生暫聞我名者。由是力故。業障消除遇善知識不墮惡趣。乃至菩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