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難以破譯的地球密碼(6)(1 / 3)

那麼,卡什庫拉克洞穴裏到底有什麼?人們為什麼會有驚慌失措的感覺,繼而想拚命逃跑呢?有人猜測是人在漆黑的地下所產生的幻覺。有人說山洞裏可能存在某種化學物質,它與空氣混合後,給身處黑暗中的人造成了各種壓力和幻覺。也有人說這與全息照相術有關。在某種特定的時間和物理條件下,山洞牆壁能將從前記錄下的吻合信息顯現出來,就像是在顯示一幅照片。當然,這不過是個大膽的猜測。

科學家經過對卡什庫拉克洞穴進行多次研究,他們解釋說山洞中死一般的寂靜、伸手不見五指的黑暗、零恒溫、空氣不流通的環境會使人觸覺消失。據說,人隻要在這樣的環境下呆一個半小時至兩個小時,就會產生幻覺,“看到”鬼怪等虛幻的人物。後來,探險家在卡什庫拉克洞安置了磁力儀。他們發現,儀器的刻度盤上的數字在不停地變化。這就是說,洞穴的電磁場經常在變化。而在他們捕捉到的眾多信號中,有一股從山洞內部發出的固定脈衝總在一定時間出現。科學家發現,這股脈衝出現的時間同人神經質和轉化為恐懼的壓抑心情出現的時間相吻合。說明這股脈衝是影響人們心理,讓人們產生恐懼心理和無法控製的行為的罪魁禍首。而且,到了洞穴深處,不僅是人,就連居住在那裏的鴿子、蝙蝠也會騷動不安,在山洞裏亂飛。但是脈衝是從哪裏發出來的,科學家搜遍了山洞的角落,還是一無所獲。

令人迷惑的無底洞——地球上麵的漏鬥

地球上是否真的存在“無底洞”?按說地球是圓的,由地殼、地幔和地核三層組成,真正的“無底洞”是不應存在的,我們所看到的各種山洞、裂口、裂縫,甚至火山口也都隻是地殼淺部的一種現象。

然而事實上地球上確實有這樣一個“無底洞”。它位於希臘亞各斯古城的海濱。由於瀕臨大海,在漲潮時,洶湧的海水便會排山倒海般地湧入洞中,形成一股股息流。據測,每天流入洞內的海水量達3000多噸。奇怪的是,如此大量的海水灌入洞中,卻從來沒有把洞灌滿。曾有人懷疑,這個“無底洞”,會不會就像石灰岩地區的漏鬥、豎井、落水洞一類的地形。20世紀30年代以來,人們就做了多種努力企圖尋找它的出口,卻都是枉費心機。為了揭開秘密,1959年美國地理學會派出一支考察隊,他們把一種經久不變的深色染料溶解在海水中,觀察染料是如何隨著海水一起沉下去的。接著又察看了附近海麵以及島嶼上的各條河、湖,滿懷希望地去尋找這種帶顏色的水,結果令人失望———難道是海水量太大,把有色水稀釋得太淡,以致無法發現?

幾年後他們又進行了新的試驗,他們製造了一種淺玫瑰色的塑料小粒。這是一種比水略輕,能浮在水中不沉底,又不會被水溶解的塑料粒子。他們把1300千克重的這種肩負特殊使命的物質,統統擲入到打旋的海水中,片刻工夫,所有的小塑料粒就像一個整體,全部被無底洞吞沒。他們設想,隻要有一粒在另外的地方冒出來,就可以找到“無底洞”的出口了。然而發動了數以百計的人,在各地水域整整搜尋了一年多以後,他們仍一無所獲。至今誰也不知道為什麼這裏的海水會沒完沒了地“漏”下去,這個“無底洞”的出口又在哪裏,每天大量的海水究竟都流到哪裏去了。

神秘的冰洞——一百萬年的冰洞不融化之謎

在山西寧武縣,有一個古老的傳說:在一座深山中有一個千萬年都沒有融化的冰洞,冰洞中掛滿了冰錐,有著厚厚的冰層。然而山西寧武縣是一個四季分明的地方,會存在這樣神奇的洞穴嗎?

為了確認這個傳說是真是假,在寧武縣旅遊局工作的閆鵬一直在尋找傳說中的萬年冰洞。最終,閆鵬在管涔山發現了這個冰洞。冰洞距地麵100多米,冰洞內有冰瀑、冰鍾、冰簾、冰筍、冰人、冰花……形成了一個非常壯觀的冰宮殿,後來經過人們的開發又形成了上下五層的冰洞,此外還有冰梯、冰橋供人們參觀。

冰洞中的溫度基本維持在0℃左右,即使是初夏或寒冷的季節,冰洞的溫度也沒有多少變化。更令人驚奇的是,在盛夏的時候,冰洞外鮮花爛漫、綠樹成蔭,而洞內卻是堅冰不化;冬天,洞外溫度能達到零下30多攝氏度,然而站在洞內,因為沒有風反而溫暖了許多。這也就有了“冬暖夏涼”的感覺。

但是以寧武縣的氣候條件本不可能存在不會融化的冰洞,那麼,這冰洞又是怎麼形成的呢?為什麼夏天也不會融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