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風景,我做了洗漱,就穿上實驗服到實驗室去。
有幾個學生已經在實驗室了,他們忙忙碌碌地準備著即將進行的實驗。
實驗室的中間放著一架造物台,造物台與醫院裏帶有車輪的病床一般大小,造物台罩在一個半橢圓的玻璃內,剛剛在我的夢境裏,小娟和達爾文就躺在上麵。透過玻璃上的窗口,伸進了兩排機械手,每排5隻,機械手是從造物機底下伸上來的,在那平台之下,裝著組成生物體所需的各種原料,研究生陳辰正忙著往裏麵裝填材料。在造物台旁邊是一排與之相連電腦和監控儀器,一男一女兩個學生坐在電腦前,女生叫白鑫,她將負責控製機器,男生是研一的助理,叫吳建。
“陳辰,原料都準備好了嗎?”我問。
“馬上好了,再加點氨基酸就行了。”陳辰應道。
“白鑫,小鼠的程序拷到機器裏了嗎?”我又問。
“早上就拷好了。”白鑫說。
“那你們動作挺快的。”我誇讚道。
“教授,好了。”陳辰說。
我把機器狀態和材料準備都檢查了一遍,確認沒有問題後,就對白鑫說:“按我們之前討論好的,將老鼠的生長設置成成體的水平吧,我們直接製造一隻成年的老鼠。”
“教授,是5個月大小的對嗎?”白鑫問。
“恩,對。”我說。
白鑫設置好老鼠的年齡之後,就按下了控製鍵,機械臂玻璃內的手腕就轉動起來,由於老鼠體積小,所以隻有中間的六隻機械臂在運作。每隻手腕上都有四隻手指,手指裏麵是中空的細管,機械臂內合成的物質就由這些細管輸送到指端的小孔,再經小孔到達造物台上,堆砌出生物身體的結構。六隻機械臂的分工也不同,其中四隻是負責合成輸出不同的機體細胞的,具體過程是這樣的,氨基酸,核苷酸,脂質以及糖類,在機械臂內,經電流刺激以及化學催化反應,合成各類蛋白質,核酸等生物大分子,再經類似的作用組合成一個完整的細胞,這些細胞通過四隻手指內的細管轉送到造物台上。右邊最前端的一隻手臂合成神經細胞,包括神經元以及各類膠質細胞,它的主要功能是建造大腦和脊髓;右邊後端的手臂負責各種結締組織細胞,包括血細胞,脂肪細胞,骨細胞,軟骨細胞及其它;左邊前端的手臂負責肌肉細胞,主要有心肌,骨骼肌,內髒平滑肌,以及血管中間的肌層;左邊後端的手臂則負責合成上皮組織,包括皮膚表麵的被覆上皮,內髒表麵的腺體上皮及其它。剩下的兩隻機械手,一隻負責輸出水,無機鹽,碳酸鈣等無機物;另外一隻手輸出該年齡老鼠體內相應水平的活性物質,生物酶,細胞因子,激素等。六隻機械臂根據電腦裏模擬老鼠基因的程序,合成相應物質,並將這些物質有機整合在一起,從而構造出生物整體。
本質上說,造物機是一台大型3打印機,但他的硬件結構極其複雜,上麵的介紹隻是講了造物機的大概,還有數不清的細節都沒有舉出,每個細節都對應著複雜的技術問題,我在設計造物機的那幾年裏,為此殫精竭慮,瘦了近30斤。但它最複雜的地方是軟件部分,需要將生物體龐大的遺傳信息庫編寫成程序代碼,這其中的複雜,遠比我這句簡單的介紹難出一百萬倍,大概隻有親身體驗者才能感受到這個工程究竟有多麼浩大。舉個例子吧,曾經有家公司想購買我的專利,它的工程師琢磨了半年都沒有完全摸清我的設計。最後麵弄懂之後,卻不得不放棄購買的計劃,因為他們估算製造這麼一台造物機的成本,需要他們公司一年的經營才能賺回來。事實上,我對別人是否購買我的專利並不感興趣,因為在北山大學,我從不缺乏研究經費。
造物機運轉之後,我們隔著玻璃,看著機械手腕靈活敏捷又有條不紊地工作,有時候真會入迷,社會上流行一種說法,專注的男人更有吸引力,可哪個男人又能夠專注過機器呢?剛開始,造物台上隻有一些小白點,大概過了15分鍾,就能夠清楚地看到老鼠四肢的趾骨,趾骨再一點一點往上延伸,又過了20分鍾,老鼠的肢骨就完成了。再經過半個小時的時間,一副規模完整的骨架就出現了,巴掌大小的骨架上,有三角形的下頜骨,中間向上隆起的脊椎骨,和細長的尾骨。
“教授,骨架看上去好完整。”吳建高興地說。
我笑著點了點頭。
“這隻老鼠會不會一點問題都沒有,和正常的老鼠一模一樣,我們的實驗一次就成功啊?”吳建樂觀地猜測。
我笑了:“這個不太可能,幾乎沒有一項科學研究是一次實驗就能完成的,更何況我們是第一次做哺乳動物。”
“但理論上講,一次成功還是有可能的對吧?”吳建堅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