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不翼而飛的珍寶(1)(2 / 2)

漢代墓地“和氏璧”的下落

和氏璧是曆史上著名的美玉,在它流傳的數百年間,被奉為“價值連城”的“天下所共傳之寶”,又稱和氏之璧、荊玉、荊虹、荊璧、和璧、和璞。然而,這塊稀世珍寶的下落卻一直是人們探索的話題。關於“完璧歸趙”的故事我們耳熟能詳,然而,這塊珍貴的玉器還有一段曲折的來曆。傳說春秋時期,楚國人卞和在荊山(今湖北南漳縣)看見一隻鳳凰棲落在一塊青石上。“鳳凰不落無寶之地”,卞和認定這塊貌似普通的石頭是個寶貝,為了表示自己對君主的忠心,便將它獻給楚厲王。楚厲王找來相玉家進行鑒定,玉工認為這就是一塊普通的石塊,沒有什麼價值。厲王非常生氣,認為卞和有意欺騙他,就下令砍掉卞和的左腳,並把卞和驅逐出楚國。後來楚厲王死後,楚武王繼位,卞和趕回楚國,又把這塊玉璞獻給了楚武王,玉工仍鑒定為石頭,楚武王又以欺君之罪砍掉了卞和的右腳。卞和獻玉時隔幾十年,楚武王駕崩,楚文王即位,這時卞和又想把玉璞獻給楚文王,但是自己已是風燭殘年,又被砍掉了雙腳,行動很不方便,眼看自己的願望無法實現,卞和便懷抱這塊石頭來到楚山下痛哭三天三夜而不止,眼淚都流盡了,眼睛直往外滴血。這件事傳到了楚文王那裏,楚文王派人問卞和:“天下被砍足的人很多,你為何哭得如此悲傷呢?”卞和答道:“我並不是因為被砍掉雙腳而痛哭,而是因為明明是寶玉卻被誤認為石頭,忠貞之士被當作欺君之臣,我是為大王哭泣。他是非顛倒,黑白不分啊!”文王聽後,命人把卞和帶到宮殿,並使玉工當麵剖開玉璞,果然得到一塊無瑕的美玉,並且請良工把這塊玉石雕製成了璧。為了嘉獎卞和的忠君之心,楚文王將此璧玉命名為“和氏之璧”,並把它奉為國寶而珍藏起來。關於這塊曠世珍寶“和氏璧”被發現的消息,很快就傳到了各諸侯國,各諸侯國國君都想親眼目睹這件寶玉的風采,更甚者打算將玉璧擁為己有,想盡辦法互相爭奪。於是,上演了戰國時期一幕幕精彩的曆史劇,最後這件珍貴玉器竟不知落到何處,成為曆史上一大疑案。公元前333年,楚國吞滅越國,因相國昭陽滅越有功,於是楚威王將和氏璧賜給了昭陽。然而,讓人難以預料的是,在這時,和氏璧竟然被人盜竊了,國寶的不翼而飛震驚了朝廷內外,人們紛紛尋找這件價值連城的寶玉,但是遺憾的是這件國寶並沒有出現。經許多人對國寶的追蹤與調查,便把懷疑的目光集中在了張儀的身上,因為張儀當時正在楚國遊說,且曾與昭陽一起飲過酒,因此,他完全具備條件和機會偷走和氏璧。盡管楚國人對張儀嚴刑拷打,但是張儀死不承認,無奈之下,楚國人隻好將張儀釋放了。張儀背受著盜竊的罪行以及被楚國人懷疑的屈辱後,心裏非常不是滋味。於是就輾轉到了秦國,後來非常受秦王的器重,逐步青雲成為秦國的宰相,並在後來為秦國的強大立下了汗馬功勞。而楚國卻為一件國寶損失了一個人才,這是他們所沒預料到的。至此,“和氏璧”也就在世間消失隱匿了。和氏璧銷聲匿跡幾十年後,卻在趙國突然重見天日,然而,趙國是如何擁有這塊和氏璧的,後人也不得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