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隨著這篇論文的提交,給他帶來的不是鮮花和金錢,而是一連串的不幸和打擊。首先是父親因不堪忍受教士的誹謗而自殺,接著因他的答辯既簡潔又深奧令考官們不滿而未能進入著名的巴黎技術學校。至於他的論文,先是被認為新概念太多又過於簡略而要求重寫;第二份推導詳盡的稿子又因審稿人傅立葉的病逝而下落不明。1831年1月,伽羅華又將其論文交給著名數學家泊鬆,再次遭到了指責,唯一的原因是評閱人不能全部看懂,隨意遭到了否定。雖然不為人理解,伽羅華對自己的成果還是充滿自信。在一封信中他對朋友薛伐裏葉說:“你可以公開請求雅可比或者高斯,不是對這些定理的真實性,而是對於其重要性表示意見。在這以後,我希望有一些人將會發現,把這堆東西注釋出來對他們是有益的。”
接連不斷的打擊,沒有讓伽羅華停滯不前。他是一位多產的數學家。他涉足了方程論、群論、可積函數等眾多領域,創立了“伽羅華理論”,為群論的建立和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除此之外,伽羅華在數學中建立了許多新的概念,他的研究成果在大量的、各種各樣的數學研究中得到廣泛應用。在他的著作基礎上,產生出許多全新的數學分支,如對多值函數及其單值推廣給出幾何形式的黎曼麵,發展了自守函數學說等。
假如伽羅華隻追求數學的真知,那他在數學上的貢獻可能還不止這些。但曆史好像和我們大家開了一個玩笑。青年伽羅華還對社會正義事業感興趣。他反對學校的苛刻校規,抨擊校長在七月政變中的兩麵行為。之後,他進一步積極參加政治活動。1830年6月,伽羅華以“企圖暗殺國王”的罪名被捕。由於警方沒有證據,不久即被釋放。7月,在法國七月革命中,作為高等師範學校新生,伽羅華率領群眾走上街頭,抗議國王的專製統治,然後被反動王朝視為危險分子再次投入監獄。在獄中他染上了霍亂,並曾遭暗槍射擊,幸未擊中。即使在這樣的惡劣條件下,伽羅華仍然繼續搞他的數學研究,並且寫成了論文。
1831年5月29日,年輕氣盛的伽羅華又卷入了另一場無聊的“愛情”糾葛。為了所謂的“愛情與榮譽”而被迫與人決鬥。伽羅華的心裏非常清楚自己的命運。如何度過這最後的夜晚?他堅信他頭腦中的東西是有價值的。整個晚上,他把飛逝的時間用來寫他在科學上的遺言。在死亡之前盡快地寫,把他豐富的思想中那些偉大的東西盡量寫出來。他不時中斷,在紙邊空白處寫上“我沒有時間,我沒有時間”,然後又接著寫下一個極其潦草的大綱。他在天亮之前那最後幾個小時寫出的東西,為一個折磨了數學家們幾個世紀的問題找到了真正的答案,並且開創了數學的一個極為重要的分支。
一位世界上最傑出的數學家在他20歲時被殺死了,他研究數學才隻有5年。他的遺言:“不要哭,我需要足夠的勇氣在20歲的時候死去。”會永遠響在我們耳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