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空導彈自40年代研製以來,在近60年的發展曆程中,已經曆了三代,目前正在向第四代發展。在現代高新技術戰爭中,地空導彈武器係統已成為國土防空的基礎,要地防空的支撐力量,部隊作戰行動的對空保護傘,並將成為未來爭奪製空權的關鍵力量。
一、“毒刺”便攜式地空導彈
“毒刺”(FIM-92A)是美國通用動力公司波莫納分公司研製的第二代便攜式地空導彈武器係統,是在“紅眼睛”的基礎上發展的,主要用於野戰防空,對付低空、超低空飛行的飛機和直升機。“毒刺”導彈可從卡車和裝甲車上發射,或由單兵肩射。
在阿富汗戰爭中,阿富汗遊擊隊為對付前蘇聯直升機的圍剿,開始使用美國提供的“毒刺”基本型便攜式防空導彈,從1986年~1988年,共擊落前蘇聯和阿富汗政府軍的飛機與直升機269架,使前蘇聯軍隊裝備的米-24武裝直升機不敢輕舉妄動。“毒刺”導彈也因此成為世界上擊落飛機最多的便攜式防空導彈。
“毒刺”導彈的基本型FIM-92A采用單波段紅外導引頭,1981年開始裝備美軍,1987年停止生產;為使“毒刺”導彈能夠對付具有較強紅外幹擾能力的目標,美國分別於1987年和1989年推出了“毒刺”-POST(FIM-92B)和“毒刺”-RMP(FIM-92C/D)。A、B、C、D四種型號導彈的差別在於導引頭不同。後三個型號的“毒刺”導彈采用被動光學雙色導引頭,有較強的抗紅外幹擾能力;能全方位攻擊高速、低空和超低空飛行的飛機和直升機;可靠性高、操作使用簡便;質量小,機動能力強。
“毒刺”基本火力單位是發射組,每組由2人組成,1名組長,1名射手兼司機,裝備1具發射筒和6枚導彈,1部敵我識別器。
“毒刺”武器係統由筒彈、電池/致冷組合、發射裝置、敵我識別器組成。發射裝置由發射筒、光學瞄準具、發射機構等組成。電池/致冷組合用於在導彈發射前為係統供電,導引頭陀螺起轉,激活截獲電路、製導電路、彈上電池及導彈點火。
“毒刺”導彈采用鴨式氣動布局,彈體前部裝有2對折疊式控製舵麵,其中一對為固定舵麵,另一對為活動舵麵;彈體尾部裝有4片折疊式尾翼,尾翼與導彈縱軸有1個安裝傾角,保證導彈在飛行過程中具有一定的滾動角速度。導彈的動力裝置為1台起飛發動機和1台主航發動機。起飛發動機在發射筒內燃燒完畢,使導彈獲得一定的初速和滾動速度飛離發射筒;主航發動機為單室雙推固體火箭發動機,在導彈離筒7米~8米後點火。導彈采用觸發引信和破片殺傷式戰鬥部。
FIM-92A導彈的紅外尋的導引頭采用銻化銦探測器,工作波長為4.1微米~4.4微米;FIM-92B導彈的導引頭采用微處理器控製的圖像掃描光學係統,具有紅外/紫外雙色探測器及2個微處理器,可同時對光譜中的紅外和紫外兩個波段進行掃描,使製導係統可獲得更清晰細致的景像及目標圖像,增強了導彈對紅外輻射強度低的目標的探測能力,並能區別目標曳光彈和背景雜波,具有良好的抗幹擾能力;FIM-92C/D型導彈的導引頭裝有可重編程微處理器,隻要更換軟件,就可對付不斷變化的目標,在飽和攻擊環境中有很高的目標鑒別能力,使導彈有更強的抗幹擾性能。
二、美國複仇者防空導彈
複仇者是美國波音(Boeing)公司研製的一種自行式近程低空防空武器係統。它采用毒剌(Stinger)防空導彈,武器車載平台是一輛重型高機動性多用途輪式車輛(HMM-WV)——悍馬軍車。該係統配有紅外及光學探測跟蹤係統,具有迎擊目標能力、高度機動性、靈活性和反應敏捷性,是美國陸軍前沿區域防空(FAAD)的關鍵組成部分,也是美國陸軍裝備的第一種具備行進中作戰能力的防空武器係統,主要用於對付低空巡航導彈、無人機、高速飛行的飛機和直升機等目標。
複仇者防空武器係統於1983年開始研製,1984年完成樣機研製,1988年開始小批量生產,1989年裝備部隊。
複仇者防空武器係統主要由載車、2套4聯裝導彈發射裝置、8枚待發導彈(另存8枚備用導彈)、陀螺穩定的導彈發射轉塔、1挺M3P12.7毫米機槍、車內顯示控製設備和探測跟蹤設備組成。載車是1輛高性能多用途輪式車——悍馬軍車。導彈發射轉塔是係統的核心,也可以在地麵獨立使用。導彈發射裝置也被稱作標準車載發射裝置(SVML),支持多種型號毒刺導彈發射,如毒刺基本型、毒刺POST和毒刺RMP。係統還備有數字通信終端及定位導航係統,能夠接收來自雷達的目標指示信息,實現同其他武器係統協同作戰。複仇者防空武器係統配有2名作戰員。
(1)悍馬軍車
複仇者防空武器係統以悍馬軍車為武器係統機動平台。悍馬軍車是一種高機動性多用途輪式車,采用中置引擎布置、V86.2L柴油機、四輪獨立懸掛係統、永久式四驅係統,低車身寬窄體。悍馬軍車可以用作指揮車、拖炮車、無線電通信車、救護車、機動維修車、反坦克戰鬥車、防空導彈車及導彈運輸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