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地空導彈大家族(3)(1 / 3)

俄羅斯計劃在2015年之前分兩個階段在所有具有戰略意義的行政和政治中心部署新型防空係統。俄空軍防空部隊目前部署了30多個裝備S-300防空導彈的導彈團,這些S-300導彈將逐步被S-400導彈所取代。

S-400型將不僅作為俄軍防空係統,還將作為反導防禦係統,覆蓋俄羅斯的所有工業中心,甚至還能用於在歐洲反導防禦係統。

四、俄羅斯“伯朝拉”-2M防空導彈

俄羅斯的陸基防空導彈型號繁多,難以計數,但主要分國土防空型和野戰防空型兩大類。國土防空型防空導彈承擔國家重要政治心髒、經濟重鎮、戰略要衝和軍事基地的防衛任務,野戰防空型防空導彈承擔部隊自己要求的防空任務。

已經長眠地下的兩位科技巨人一定會為“伯朝拉”-2M的消息感到欣慰。因為“伯朝拉”-2M是他倆心血澆鑄的S-125“伯朝拉”防空導彈的最新改進型。被稱作俄羅斯地空導彈之父的拉斯普列京設計了它的光電與雷達混合製導係統,而導彈戰鬥部則是導彈大師格魯申的傑作。

沿續S-75用“德維納河”命名方式,S-125起先命名為“涅瓦河”,後又改稱“伯朝拉河”。伯朝拉河是一條流向巴倫支海的河流,其源頭與流向白海的德維納河相近,都處於烏拉爾山脈的北麓。美國將S-125稱作“薩姆”-3(SA-3),北約為其起綽號“小羚羊”。

S-125“伯朝拉”地空導彈自1961年開始服役,於1970年在埃及接受戰鬥洗禮,創造了發射16枚S-125地空導彈擊毀敵機9架、擊傷3架的輝煌戰績,名震世界。在1973年中東戰爭中,敘利亞的S-125地空導彈營也有不凡表現,攔截並重創了敵方43架飛機。

“伯朝拉”-2M是最新改進型。它采用白俄羅斯M3KT-8021型新一代汽車底盤,更新了90%的電子設備。它擁有8具發射裝置,比S-125增加4具。它捕獲目標的距離也大了2倍。它配有無線電防護係統,發射裝備、控製室和天線站可以分置到相距很遠的地方,戰場生存能力提高了數倍。1965年7月24日,越南人用剛裝備的S-75導彈與美軍“鬼怪”第一次對陣,3架“鬼怪”就見了閻王。

1985年,“火炬”設計局推出S-300P防空導彈,在當時的世界防空導彈中“技壓群芳”。之後的S-300PMU-1采用了先進的48N6導彈戰鬥部,射程達150千米。2003年服役的S-300PMU-2“驕子”,射程增至200千米,具有攔截戰術彈道導彈的能力。

S-400“凱旋”是S-300P的全麵改進型。它配備了射程更遠的新導彈和新型相控陣跟蹤雷達,雷達具有360°的全向覆蓋能力。從技術戰術性能分析,“凱旋”導彈應是當今世界性能最好的防空導彈。初產的S-400可以擊落250千米處、飛行高度從數十米到幾十千米的巡航導彈和飛機。新型S-400發射新型遠程導彈射程可以達到400千米。就效費比而言,一套S-400係統相當於兩套S-300係統。

五、俄羅斯野戰防空導彈“三劍客”

“道爾”-M1、“通古斯卡”-M1和“山毛櫸”-M2是俄羅斯新一代野戰防空導彈的“三劍客”,它們在射高、射程上有火力任務分工。“山毛櫸”係列屬於中程野戰防空導彈係統,“道爾”-Ml、“通古斯卡”-Ml屬於近程野戰防空導彈係統。

“山毛櫸”撐大習空傘

“山毛櫸”導彈代號9K37,美國代號SA-11(薩姆-11),北約稱“牛虻”,就是科索沃戰爭期間打下美軍“夜鷹”戰機的那種2K12“立方體”防空導彈的改進型。“山毛櫸”屬俄羅斯第三代防空導彈係統,它可在發射架的高低射界保持不變的情況下,發射導彈對付所有的目標,每部發射架都能同時製導4枚導彈對付不同目標。它還能對付20千米距離內的反輻射導彈。

“山毛櫸”-M1-2發射9M317型導彈,導彈長5.5米,彈徑400毫米,彈重715千克,高爆破片戰鬥部重70千克,有效射程3~45千米,最小作戰高度約為10米,最大有效射高25千米。“山毛櫸”-Ml-2保持了“山毛櫸”導彈結構體係的主要特點,將目標通道的數量提高了好幾倍,因而可對抗大規模現代武器的空中襲擊和導彈攻擊。

低飛目標的“克星”

“道爾”-M1是“道爾”的改進型,主要的改進是用2個4聯裝導彈儲運/發射箱取代原先的8個單裝導彈儲運/發射箱,預警雷達配備了新的相控陣天線,增配自動追蹤目標的光電監控係統,乘員艙更寬敞。“道爾”-M1配用的9M331(原稱9K331)防空導彈是9K330防空導彈的改進型。其彈體長2.88米,彈徑230毫米,彈重幾乎是“通古斯卡”-Ml配用導彈的4倍,達165千克;戰鬥部重14.5千克,比“通古斯卡”-M1導彈戰鬥部多5.5千克;其射高10米~6千米,射程1.5千米~12千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