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橫看成嶺側成峰(2 / 2)

3M堅持的理由很簡單,失敗可以幫助人再思考、再判斷與重新修正計劃,而且經驗顯示,通常重新修改過的意見會比原來的更好。

其實,失敗並不可怕,不失敗才是反常,重要的是麵對失敗的態度:是反敗為勝,還是就此一蹶不振?傑出的企業領導者,決不會因為失敗而懷憂喪誌,而是回過頭來分析、改正,並從中發掘重生的契機。

這裏說的是廣東佛山一個偏僻的鄉村,1969年出生的羅永全和1973年出生的羅勢全兩兄弟。1974年剛滿周歲的弟弟羅勢全因患小兒麻痹症導致下肢殘疾。他的病為這個經濟困難的家庭帶來了更大的困難。勢全雖然殘廢,但他爭著要讀書,後因家裏實在太窮,小學畢業就輟學了。

勢全失學在家隻有下田幹農活,扶助哥哥永全上學。像他這樣一個下肢癱瘓的殘疾人,下田插秧、割禾、收禾,在家裏還要喂豬、喂雞。他隻能蹲在地上,兩手放在腳上一步步往前挪動,這種困難,令人難以想像。

每當永全假期從學校回來,勢全總要爬上樹摘一些木耳,或下水裏摸一些蚌或捉一些魚為哥哥改善夥食。這使永全一捧起飯碗就掉淚。

勢全人雖殘疾,但他對人生充滿了期望,他雖然隻有小學文化,但他十分熱愛學習。永全愛好電子,勢全也跟著學習電子方麵的書籍,每當永全回家,也用心指導弟弟的學習。

勢全在哥哥的幫助下,幾年下來,他利用晚上在家期間的空餘時間,竟自學完成了初、高中及大學的有關課程。這時,勢全對自己的未來更是充滿了信心。他堅定自己的信念,一定要在電子方麵取得成功。

1992年,永全大學畢業,並在佛山有了穩定的工作,他辦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弟弟接到身邊。從此,一間十幾平方米的小房間,成了兄弟兩人鑽研學問的場所。

勢全在這時有了專心學習的環境和時間,沒過多久,他就成了解決電子技術方麵的高手,連在大學專業學習過的永全碰到難題,也要向弟弟求教。

勢全不甘心寂寞,他要獨立創業,成立電子服務部。為了籌集資金,永全給予大力支持,他賣掉了自己的電腦,也動員女友賣掉了金項鏈,後來,他幹脆辭掉了那份穩定的工作,在親朋好友的支持下,兄弟倆在佛山辦起了“黎明電子服務部”。

從1996年開始,勢全還在“珠江”、“佛山”、“南海”、“順德”等電台主持“黎明電子空間”節目。

人有的時候是走運還是背運,往往是自己造成的,是心態造成的,為什麼有很多人還沒有出手就失敗了,就是因為當機遇來臨時,你認為不是機遇,不努力尋求,不樂觀麵對,悲觀消極,讓一次次良機擦肩而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