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真理》
然而,無論這些事情在人類墮落的判斷和偏愛中會如何,然而真理,這個隻作出自身判斷的東西,隻教誨人們去探索真理,即向真理求婚和與之結婚;教誨人們以真理的知識,即讓真理展現出來;教誨人們信仰真理,即讓人們從真理中得到快樂。這些都是人性中至高無上的美德。
《論真理》
神性這個問題或用教誨真理的形式或用駁倒謬誤的形式來處理。宗教的衰落,除了無神論對它的否定之外,還有三個原因:異端、偶像崇拜、巫術。異端是用虛假的崇拜來服務於真正的上帝;偶像崇拜是崇拜虛假的眾神,假定它們是真實的;在我們崇拜虛假的眾神並知道它們是邪惡虛妄時,則是巫術。
《學術的進展》
如果真正地觀察一下議事和執政的官吏,其中也許可以發現(雖然這是很稀有的)幾個能使小國變為大邦,而不能弄琴的人;同時,另一方麵卻可以發現許多巧於弄琴可是不但不能使小國變成大邦,而且是有相反的天才的人,他們是能把一個偉大而興盛的國家帶到衰敗凋零的地步的。
《論邦國的真正偉大之處》
探究和發現真理,隻有而且隻能有兩條道路,一條道路是從感覺和特殊的東西飛越到最一般的公理,其真理性即被視為已定而不可動搖的,而由這些原則進而去判斷,進而去發現一些中級的公理。這是現在流行的方法。另一條道路是從感覺和特殊的東西引出它的公理,經由逐步而無間斷的上升,直到最後才達到最一般的公理。這是正確的方法,但迄今還未試行過……這兩條道路都是從感覺和特殊的東西出發,都是停止於最普遍的東西。但兩者之間卻有著天壤之別。前者對於經驗和特殊的東西隻是瞥眼而過,而後者則是適當地和按序地貫注於它們。還有,前者是開始時就一下子建立起某些抽象的、無用的、普遍的東西,而後者則是逐漸循級上升到自然秩序中先在的而為人們知道得較明白的東西。
《新工具》
我寧願相信《金傳》、《塔爾木經》及《古蘭經》中的一切寓言,而不願相信這宇宙的結構沒有一個主宰的精神。因此,上帝從沒有創造奇跡以服從無神論,因為神所造的日常的一切就足以駁倒無神論了。一點點兒哲學使人傾向於無神論,這是真的;但是深究哲理,使人心又轉回到宗教去。因為當一個人的精神專注意許多不連貫的次因的時候,那精神也許有時會停留在這些次因之中而不再前進;但是當它看見那一串的次因相連相係的時候,它就不能不飛向天與神了。不僅如此,就是那最以無神論見垢的哲學學派(即留基波、德漠克裏特、伊壁雞魯一派)也最為證實宗教。因為主張這宇宙萬物的秩序與美是不經一位神聖的領袖主持而由四種可變易的原素和一種不可變易的第五原素,恰如其分而永久如此地安排的,造成的,這種學說較之那主張這宇宙萬物的秩序與美是全仗著一大群無限小,無定位的原子說,其可信程度大千倍。《聖經》上說:“愚頑的人心裏說沒有神”,但是並不曾說:“愚頑的人心裏想”;其意思是,這話是愚頑的人從著習慣給自己說了,以為是他願意相信的,而並不是他能夠完完全全地相信的。因為除了那些主張無神可以於自己有利的人們之外,沒有人否認神的存在。無神論者總在談論他們的主張,好像他們自己心中覺得不甚妥實而樂意有別人的讚同來扶助自己似的,由此最可見,無神論是口頭上的而不是心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