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科學·教育(1 / 3)

科學,宛如雲雀,能振翼高飛,盡情歌唱;猶如猛禽,能俯衝直下,捕獲獵物。

、《論人生》

不學無術的人輕視科學,沒受過教育的人讚賞科學,而智慧者則利用科學……

《論人生》

科學改造了大自然,而科學也通過經驗進行自我完善。

《論人生》

認識所有事物的原因和潛力是我們社會的目的,而擴大人統治大自然的權力,暫時還是不可能的。

《論人生》

你若順從自然,你就最易於征服自然。

《論人生》

大自然在每個人身上都會誘發出或者是禾苗,或者是蕎草。人們要及時地澆灌前者,鏟除後者。

《論人生》

科學的真正的與合理的目的在於造福於人類生活,用新的發明和財寶豐富人類生活。

《隨筆集》

天然的才能好像天然的植物,需要學問來修剪。

《論人生》

把思考權交付給別人,就不會走自己的路了。

《論人生》

不學無術的人輕視科學,沒受過教育的人讚賞科學,而智慧者則利用科學。

《隨筆集》

毋庸置疑,形成於青少年時期的習慣最為良好。我們把這種習慣之形成稱為教育,其實那不過是一種早期習慣。如我們所知,青少年舌頭更靈活,四肢更柔軟,他們更易模仿各種聲音腔調,更易學會各種運動技藝,而成年人在這方麵比青少年遜色乃不爭之事實;雖說有些才智出眾者從來不僵化,他們終生都能保持靈活柔軟,隨時都能接受可使之更完美的東西,但這種人畢竟太少。如果說單純而獨立的個人習慣力量已不小,那相互結合而成的集體力量則可謂強大無比;因為在集體中有榜樣的教導、同伴的鼓勵、競爭的鞭策和榮譽的指引,以致習慣的力量在那兒可登峰造極。不可否認,要讓人類習性中的優點得以增加,關鍵在於各社會團體之規章嚴明和風紀純正,因為國家和政府隻鼓勵已經形成的美德,而不改良美德的種子;但如今育種的最有效手段正被用來達到各種最不應該向往的目標,這種現狀實乃可歎可悲。

《隨筆集》

科學在人的心目中的價值也必須由它的實踐來決定。真理之被發現和確立是由於實踐的證明而不是由於邏輯或者甚至於觀察的證明的。

(隨筆集》

若有人以方術和科學會被濫用到邪惡、奢侈等等的目的為理由來加以反對,請人們也不要為這種說法所動。因為若是那樣說,則對人世一切美德如智慧、勇氣、力量、美麗、財富、光本身以及其他等等也莫不可同樣加以反對了。我們隻管讓人類恢複那種由神所遺贈、為其所固有的對於自然的權利,並賦以一種權力;至於如何運用,自有健全的理性和真正的宗教來加以管理。

《新工具》

關於斯芬克司之謎一共有兩類:一種涉及事物的性質,另一種涉及人的性質;同樣的,也對它們提出了兩種類型的解答:一種是關於自然的方麵,另一種是關於人的方麵,支配所有事物的,自然是包括物體、醫藥和機械力,以及其他事物,這正是真正自然哲學固有的和最終的目的;但是學院哲學誇誇其談滿足於它所發現的,這就可能忽視或不理采對現實和事理的探索。俄狄浦斯由於解答了斯芬克司之謎,而成為底比斯的國王,他的解答就屬於伺人的性質相關,因為無論誰洞察了人的性質就可能幾乎如他所希望的那樣實現他的理想,享有帝國。

《古代人的智慧·斯芬克司》

曆來處理科學的人,不是實驗家,就是教條者。實驗家像螞蟻,隻會采集和使用;推論家像蜘蛛,隻憑自己的材料來織成絲網。而蜜蜂卻是采取中道的,它在庭園裏或在田野裏從花朵中采集材料,而用自己的能力加以變化和消化。哲學的真正任務就正是這樣,它既非完全或主要依靠心的能力,也非隻把從自然曆史和機械實驗收來的材料原封不動、圖圈吞棗地累置在記憶之中,而是把它們變化過和消化過而放置在理解力之中。這樣一來,要把這兩種機能,即實驗的和理性的這兩種機能,更緊密地和更精純地結合起來(這是迄今還未做到的),我們就可以有很多的希望。

《新工具》

我們應遵循一個正當的上升階梯,不打岔,不違章,一步一步由特殊的東西進至較低的公理,然後再進至中級公理,一個比一個高,最後上升到最一般的公理。這樣,也隻有這樣,我們才能對科學寄以好的希望。因為最低的公理與單純的經驗相差無幾,最高的最一般的公理(指我們現在所有的)則又是概念的、抽象的、沒有堅實性的。惟有中級公理卻是真正的、堅實的和富有活力的,人們的事務和前程正是依靠著它們,也隻有由它們而上,到最後才能有那真是最一般的公理,這就不複是那抽象的,而是被那些中間公理所切實規限出的最一般的公理。

這樣說來,對於理解力切不可賦以翅膀,倒要係以重物,以免它跳躍和飛翔。這是從來還沒有做過的;而一旦這樣做了,我們就可以對科學寄以較好的希望了。

《新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