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槽,是你奔向白領之路的跳板
當大學生走出校園、邁進職場時,將會麵臨許多的困惑和難題,這時就要看一個人的心理素質如何,有怎樣的承受能力。培養自己良好的心理素質,對於自身的健康成長和很好的的適應社會都是非常必要的。
要想有健康的心理,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麵去努力:
1.有正確的自我意識:在社會關係中,一個人應該全麵、客觀、積極地看待自己,對自己的優點感到自豪,同時正視自己的缺點和不足,虛心接受他人對自己提出的批評和建議。作為象牙塔裏的天之驕子——當代大學生,他們在中學時是學習尖子,那時老師表揚他們,同學羨慕他們,榮譽的光環時常環繞著他們。他們體驗到的是優越感和自豪感,感受的是成功的喜悅。但到了大學,展現在他們麵前的是一個新天地,那裏人才薈萃,高手如雲,有些人不能適應新的環境,也不能適應大學裏的學習方式,最後失去了原來的學習尖子的地位。他們的自尊心可能嚴重受挫,少數大學生可能因此自信心開始下降,意誌消沉,逐漸走向自卑。
還有些大學生不能全麵客觀地看待自己,總是強調個性解放,“走自己的路,讓別人去說吧”成為他們行動的指南。在他們張揚個性的同時,卻曲解了獨立自主的概念,在著裝打扮、行為舉止等方麵把握不好一個度,有時對善意的建議和批評也難以接受,采取“反叛”模式對待一切。這種自我意識就不好了,需要自我反省,不斷提高自我。
2.保持良好的人際交往:人際關係是人生的一大問題,同時也是當代大學生的一個棘手的問題,不少人常常對於人際交往感到困惑。一些大學生性格內向,不喜歡敞開心扉與人分享內心的感受,自我封閉,而實際上,他們的內心又迫切希望社交,得到友誼。這種現象暴露出有些大學生是有性格缺陷的,他們麵臨難以解除的矛盾。環境的變化,社會思潮的影響,人們交往方式的變化,這些又會加深他們內心的矛盾。還有一些學生由於缺乏社交的基本態度和技能,經驗不成熟,導致人際關係緊張,從而陷入了孤獨境地。
健康的個性總是與健康的人際交往相伴隨的。心理健康水平越高,與別人的交往就越積極,越符合社會的期望,與別人的關係也越深刻。心理學家奧爾波特發現個性成熟的人,同別人也會有良好的交往與融洽的關係,他們可以很好地理解別人,容忍別人的不足和缺陷,能夠對別人表示同情,具有給人以溫暖、關懷、親密和愛的能力。人本主義心理學家馬斯洛發現高水平的“自我實現者”,對別人有更強烈更深刻的友誼與更崇高的愛。他們能夠客觀的看待周圍人的缺點和優點,願意與人接觸,接納他人,尊重他人。在人際交往中保持自信,友好,以健康的心態來麵對交往。
3.坦然麵對一切變化:世事難料,生活中的一些偶然的事件,可能也會使某些大學生遭遇生活挫折,影響他們心理情緒的穩定,諸如失戀、失去朋友、經濟困難、家裏發生事故等。由於絕大多數大學生是在家長和教師的保護下一帆風順地成長起來的,很少遭到過嚴重的挫折,更缺乏獨立承受挫折的心理能力,因而,他們在遇到挫折時就束手無策,承受力比較差,往往產生焦慮、煩惱、自卑、痛苦、嫉妒、失望、逆反等不良心理。
其實,無論發生什麼事情,都要學會坦然麵對。苦難是上天的恩賜,是對一個人的考驗,如果你能積極主動地加以對待並妥善解決,那麼你就獲得了人生的寶貴財富。這種戰勝困難的經曆不僅豐富了你的人生經曆,還將鼓舞你不斷地努力,不斷地前進。
4.學會控製自己的情緒:
每個人的情緒都不是穩定的,喜怒哀樂是人的基本情緒,也是很容易暴露自己弱點的行為。有些時候,一個人如果不能很好地控製自己的情緒,很可能導致無法挽回的結局。“衝動是魔鬼”這句話是有一定道理的,當你生氣發怒的時候,很容易失去理性,做出讓自己後悔的事情來,所以一個人一定要學會控製自己的情緒,並堅持下去,時間長了,也就養成了好習慣。
人與人之間的情緒是會相互感染的,有時候別人不好的情緒會影響到你,你的情緒也會影響到他人。在生活中,做到不受他人的情緒影響,不為自己的情緒所左右,便是人生的一個很高的境界。這也是一種情商修煉。
5.有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
“態度決定一切”這句話是有一定道理的,不管做什麼事情,如果沒有一個好的態度,注定將無法成功。大學生朋友都有著高於現實的理想,但理想的實現需要以行動為基礎,而行動又要以好的態度作為依托。所以大學生朋友不能沉迷於幻想,要立足於現實,積極努力,以積極樂觀的態度看待一切,來用心去實現自己的人生目標。
不做忠實員工,被埋沒時就要跳槽
大學生朋友除了要有健康的心理之外,還要有健康的體魄。健康的心理是人的軟件係統,而健康的體魄則是人的硬件設施。怎樣才能擁有良好的硬件設施呢?
1.養成科學的飲食習慣
“民以食為天”,一個人活著不能不吃飯,但要想有一個好身體,要吃得好。特別是青年人,正處於長身體的重要時期,必須科學飲食,加強營養,為自己有一個好身體打下堅實的基礎。
首先“早飯吃好、午飯吃飽、晚飯吃少”的飲食口訣一定要記在心上。很多人都有不吃早飯的習慣,大學生和上班族是常見的群體。其實不吃早飯對身體的害處很大。因為沒有充足的血糖供應,一個人便會感到倦怠、疲勞、無法集中注意力、精神不振、反應遲鈍。此外,還可能引起胃病,肥胖症等。
除了注意要吃早餐之外,還一定要膳食均衡,注意營養搭配。有的同學比較挑食,隻吃葷不吃素或隻吃素不吃葷,還有的隻吃零食,另外一些家庭經濟條件比較差的同學經常靠泡方便麵度日。這些不良的飲食習慣不利於營養的均衡吸收,更不利於身體的健康成長。
要想獲得充足的營養,就要科學飲食:食物多樣、粗細搭配、素增葷減、饑飽得當、多食蔬菜和水果、多飲水,少喝酒。
2.生活有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