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成本領先是一種建立在先發製人戰略思想上的一種營銷手段,通過節奏的、可預期的價格下調,迫使競爭對手退出本行業的競爭。格蘭仕就是成功地做到這一點的企業。格蘭仕1993年由生產羽絨服轉產微波爐,當年試產1萬台,到1999年已經達到產銷600萬台的規模,目前已建成年產1200萬台微波爐的生產基地,成為全球最大的微波爐生產廠家,靠的就是長期不懈的堅持成本領先戰略。當格蘭仕在1996年到1999年連續4年大幅度降低產品價格時,不少競爭對手即悄無聲息地退出了競爭遊戲,這種兵不血刃的競爭是看不見價格戰的價格戰,也是格蘭仕成本領先的必然結果。
在今天的浙江,一方麵是資本洶湧外溢,一方麵又迅猛回流。其目的都是把項目放在最理想的資源和產業鏈配置中,以節約成本。葉華明將先科遷入南昌,主要就是出於節約費用的考慮,預計每年將可節約成本1500萬元;在重慶,由鞋業巨頭奧康集團牽頭,聯合其他企業投資10億元打造的“西部鞋都”,土振滔就是希望利用當地的廉價勞動力和巨大市場複製一個“溫州鞋都”。
與此同時,李書福在北京、上海、寧波完成一圈投資之後,他把集團行政總部和目前規模最大的整車生產基地迂回了路橋。因為以路橋為中心的台州地區,是目前我國最集中的汽車零部件生產地之一;與吉利同時移師回鄉的還有致力於皮卡車生產的吉奧集團,吉奧董事長繆雪中一語道破天機:在路橋生產皮卡,由於零部件配套產業就近且發達,每輛車至少節約成本5000元。在汽車價格競爭日趨激烈的今天,光這一點就可以構成“核心競爭力”。
注重企業文化建設,走上長盛不衰之路
企業文化是企業在經營活動中形成的經營理念、經營目的、經營方針、價值觀念、經營行為、社會責任、經營形象等的總和。是企業個性化的根本體現,是企業的精神麵貌,是團結凝聚全體員工向心力的源泉,是企業生存、競爭、發展的靈魂。如果把一個企業比做人,那麼,如果隻有財富,沒有積極向上的精神和良好的文化氛圍,這個企業就會萎靡不振,當然絕不可能成為一流企業。
人是在文化裏生活的。沒有了文化,人就像失去空氣一樣無法生存。消費者在消費過程中更強調一種文化,隻有當消費者在消費文化時產生激動、樂趣,企業才能真正建立起消費者的品牌忠誠度。
企業文化的特色在於其獨特性與唯一性,即不可複製性。做不可複製性工作的投資回報比是1:3,而做可複製性工作的投資回報比是3:1。因此企業的文化力將成為未來企業的第一競爭力。
浙江一些企業經營者十分重視企業文化建設,他們認為,企業是法人,法人也有人格,法人是更加嚴格意義上的人。人有文化高低之分,法人也有文化豐厚與淺薄之別。他們的企業從創辦伊始,就不是把自己定位在單純的追求利潤上,而是在創業和發展的過程中不斷追求一種精神的完善,一種文化的創造。
一隻木桶是由許多小木條做成的,木桶能盛多少水,最終取決於木桶中最短的一塊木板的高度,而不在於你最長的木板的長度。在現實的許多企業中,企業文化也恰恰就成了這塊最短的木板。
美國一家調研公司曾做過調查,表現出色的公司往往都有一套較清楚的企業價值觀。表現差的公司,則多半沒有統一的企業價值觀。可笑的是,那些把財務目標定得非常明確的公司,即使在財務上的表現,也不如那些把財務目標定得不夠明確,但注重共同信念和崇高目標的公司。